中新网重庆12月21日电 (蒋青琳)“我希望通过镜头记录三峡的‘新’与‘变’,其中最重要的是聚焦工程背后那些大写的‘人’。”纪录片《新三峡》总导演杨书华21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坦言该片创作意图。
“我从三峡走出来,中国直播网,愿将三峡的方方面面展现给世界。”杨书华出生于重庆奉节。1994年三峡搬迁工作陆续开展,杨书华“与三峡的缘分就此展开”。作为一名媒体人,杨书华热衷于拍摄三峡搬迁过程中留下的文字与画面资料,并制作出《大江东去》、《三峡船工》等与三峡移民相关的纪录片。2011年其策划制作的大型文献记录电影《中国三峡》斩获了国内电影最高奖“华表奖”,他也荣膺“纪录片最佳导演”称号。
“2007年起,我开始拍摄《中国三峡》,但由于影片长度所限,这部拍了5年的影片更大程度上是从历史角度纪录三峡。”杨书华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搬迁之后,外界对新三峡的认识还不充分。“《新三峡》将通过聚焦三峡之‘美’与‘变’,为社会公众展现全新的三峡风貌。”
杨书华告诉记者,有了20年来长期致力于三峡题材摄制的经验,《新三峡》的拍摄更有动力。据透露,中国直播网 ,《新三峡》将从全新角度出发,通过“坝、水、山、人、景、城、梦”的分集主题,展现三峡的新城、新貌与新感动。
“比如说‘山’,不只是山的风景,也可能是山里的人和事。比如遇到山体滑坡,当地会采取群防群控措施,下了暴雨以后,村民会主动地跑过去看定点监测的东西有没有变化、裂没裂口子。”杨书华说,这是影片真实、动人的细节所在。
据悉,《新三峡》还邀请电影《阿凡达》的特效总监恰克·康米斯基、《大峡谷》导演凯斯·梅林等国际电影大师加盟参与指导创作。该片自2014年开机以来,已完成80%左右的拍摄,预计2017年下半年可制作完成。
“纪录片和影视剧不同,既不能在剧情上加以设计,也不能在技术上‘呼风唤雨’,纪录片最基本的要求是真实。”杨书华说,三峡工程建设者们是值得社会敬仰的大写的“人”,“希望借用镜头能让人们回望三峡的历史和现在,表达我们对历史人文和大自然的敬畏。”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