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中国直播网微博  直播网微博   网站地图   商标版权注册证   直播号入驻

《长城》中的饕餮到底是什么? 饕餮形象有何内涵?

2016-12-24 19:26来源:编辑:轩皓宇

  上古神兽饕餮伴着电影《长城》的热映火了一把,电影中的饕餮凶残无比、食人如麻,影片的故事情节更被观众戏称为“打怪兽”。

  不过说起饕餮,我们首先想到的恐怕是和吃相关的成语“饕餮盛宴”。但是在中国神话传说中,饕餮是什么形象?其内涵意义又怎么理解?武汉晚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饕餮长什么样?

  传说饕餮是龙的第五个儿子,形似狼,好饮食。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

  和大多数怪兽一样,饕餮的面貌长得狞厉、恐怖,古书《山海经·北次二经》对饕餮的外形的描述是:其状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

  “神话学家袁珂先生所著的《中国神话传说词典》有记载,饕餮是贪婪、残忍的食人兽。”湖北省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守华教授说,《吕氏春秋》中提到“周鼎铸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可见饕餮在神话传说中总是以反面形象出现。

  对饕餮有过描述的《山海经》是古代神话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武汉大学文学院陈文新教授说,饕餮在文学作品里出现,也作为神话形象出现。清代文人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中的不少描绘,都源自《山海经》。

  饕餮纹经常可以看到

  除了书中记载,大量殷商青铜器上的纹饰上也能找到饕餮的形象,从盘龙城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上都有饕餮纹饰。不过饕餮纹的样式并非一成不变,饕餮装饰纹样是兽面形象的总称,经过变形,有的分别以虎、牛、羊、等几种动物为原型,主要截取其首足部分,经过夸大尖角、巨目、獠牙、利爪而成,更多时候是以棱鼻为中心,两个侧身的夔形对接,正好拼成一个正面的饕餮,最大特点是纹饰兽首有一对大大的眼睛。夔纹还被认为是饕餮的原型。《山海经》中的描述夔长得“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说文》中的夔长得“如龙,一足”。

  不过真正具象化的饕餮,有着令人恐怖的造型:口中含着人头的凶兽。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彭林提到了殷商青铜器中非常著名的饕餮食人卣(音同“有”,酒器),“这件青铜器的造型特别,饕餮用利爪抓住一人,人的头部置于饕餮的巨齿之下。”大家所熟知的青铜器司母戊鼎的两边把手外端,中国直播网,就分别铸有两个首部相向的兽形,巨口大张,中间夹着一个人头。

  饕餮形象代表什么?

  在殷商青铜器上大量出现的饕餮形象到底有何内涵呢?

  “殷商时期尚未形成礼乐文化,从炎黄时代到殷周,有着大规模的氏族部落战争,也伴随着屠杀、俘获、掠夺、奴役、压迫和剥削。殷商青铜器有炫耀暴力和武功的意味,吃人的饕餮恰好可以作为这样一个符号。”彭林教授如此解读。

  饕餮纹不仅出现在青铜器上,还大量出现在商代贵族的生活中,房梁上、房中悬挂的皮革和帐篷上,甚至在丝袍上。著名的英国艺术学家苏立文在《中国艺术史》中提到,这种令人恐怖的面具常常出现在扉棱两侧,或者在器物腹部展开,是商代青铜器装饰的主导因素,他视饕餮为传说中最具视觉冲击力和神秘色彩的动物。

  饕餮这么凶残

  怎么现代人这么喜欢

  特别是吃货们?

  饕餮作为反面形象,用作形容词时也充满了贬义。刘守华说,民间会用“饕餮”二字形容贪官污吏、土匪。但“饕餮盛宴”一词用来形容丰富的美味佳肴,变为中性甚至褒义词,中国直播网 ,这是为何?对此,陈文新教授认为,“饕餮盛宴”取了饕餮怪兽多食的特征,在感情色彩上,可以理解为有略微调侃的意思,“例如一个爱吃的人,调侃自己时,会说‘我是个吃货’。”(记者钟磬如)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4-2024 中国直播网(直播网)VZHIBO.COM.CN(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本站取得授权享有第17448205号“直播网”商标注册证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直播网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直播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同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直播网侵权反馈:news@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如有侵权请来邮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资料证实,直播网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6 备案号:

中直网 吉ICP备2023004346号 | 新现场 吉ICP备2020008037号 | 中在线 吉ICP备2020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