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中国直播网微博  直播网微博   网站地图   商标版权注册证   直播号入驻

“钉子画” 还原“转

2016-12-30 15:49来源:编辑:轩皓宇

  本报讯(记者任娜 通讯员彭晗)一幅画、三个人、九十多个小时、一千一百多颗钉子……三位西电本科生,用钉子、线、木板这些最简单的材料,完成了一幅由钉子做成的画。用这样的方式,将哈萨克“转场”文化的场景展现出来。

  哈萨克族是游牧民族,现在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转场”。传统的“转场”已经延续了近3000年左右。每到秋季转场,哈萨克牧民赶着牛羊马等牲畜,长距离迁徙,跋涉数十公里到数百公里。

  “小时候跟着家人经历过‘转场’生活,全家男女老少骑在马上长途跋涉,浩浩荡荡地穿过草原,总觉得特别神奇,中国直播网,对这种文化也很感兴趣。”这幅“钉子画”的主创者、来自西电计算机学院的哈力别克·阿斯吾拜同学告诉记者。他和两个哈萨克族同学为此特地在学校的东门租了房子,白天没课的时候就轮流制作。为了使作品更加让人印象深刻,他们选择了钉子、线这些最简单、最常见的材料来还原最初的画作。谈到创作过程,哈力说:“在木板上钉钉子的时候声音会特别大,怕影响周围邻居休息,我们一般都是在早上十点之后才开始钉,先勾勒出大体的画面,然后一次性钉完所有的钉子。”

  为使作品的效果更加贴近原型,他们选用了一块高1.2米、宽2.1米的木板,一比一地还原了原画本身的尺寸,用顺时针正方块的缠线方式将黑线均匀地缠绕在钉子上,最终呈现了这幅充满哈萨克族传统文化气息的“钉子画”。

  “我们想通过这幅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转场’文化、了解哈萨克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应该是我们的自觉意识。”哈力说,“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这幅作品能放在展览馆中,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民族文化。”

中国直播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4-2024 中国直播网(直播网)VZHIBO.COM.CN(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本站取得授权享有第17448205号“直播网”商标注册证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直播网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直播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同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直播网侵权反馈:news@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如有侵权请来邮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资料证实,直播网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6 备案号:

中直网 吉ICP备2023004346号 | 新现场 吉ICP备2020008037号 | 中在线 吉ICP备2020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