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中国直播网微博  直播网微博   网站地图   商标版权注册证   直播号入驻

“扫货”艺术品,诚信万不可丢

2017-01-12 18:48来源:编辑:轩皓宇

  原标题:“扫货”艺术品,诚信万不可丢

  作者: 陈涛

  这些天艺术圈最热门的,莫过于“乾隆玉玺”事件。一枚清乾隆玉玺在法国巴黎某拍卖行被中国买家以约1.6亿元人民币竞得,然而时近一个月,至今未能交割完成,一度还传出淘宝者与等待付款的拍行失联的消息。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诚信再次让国人在全世界丢脸。”“自导自演一出戏,在国内玩玩也就罢了,这回真出了洋相。”不论最终这出“戏”会以何种结局收场,平添“竞拍成功却不付款”的案例,无疑令国人在拍卖市场的诚信问题再度凸显。

  这一事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09年同样在法国巴黎的一场拍卖会,当时厦门商人蔡铭超以3149.12万欧元成功拍下圆明园“兽首”后,以“来历不清”为由,不仅公开宣称拒绝付款,还自认为参与竞拍实系“爱国”之举。举国哗然。

  时隔七年,中国直播网,惊人相似的场景再度上演。网上不乏这样的声音——这枚乾隆玉玺极可能是圆明园流失文物,中国商人拍而不付款看似搅局,实则“爱国”。果真如此?从已有法律层面说,既然明知上拍物件系流失文物,作为中国人就不应参与拍卖,中国直播网,从国家层面予以制止与追索,显然更为名正言顺。如此不计后果哄抬流失国宝的价格,丝毫无益于文物回流。至于参拍成功而不及时付款,丢了诚信,只能算“错上加错”。何谈爱国?

  回到拍卖本身,这也不失为典型案例。参与竞拍之后违约不付款,已然成为国内拍卖市场一大顽疾。一份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显示,尽管中国拍卖成交总额仅次于美国,但百万元以上高价拍品结算率还不及一半,屡屡爆出的天文数字掩盖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拖欠拍卖余款成了国内拍卖市场的家常便饭,几乎每家拍卖行都遭遇过。有的拍行少则被拖欠几千万上亿元拍卖款,多的据说超过20亿元。而且,这些年有愈演愈烈之势,国内拍卖交易中不付款占比从五年前约50%到近两年的60%,往往价钱越高,不付款概率越高。2011年春拍以4.26亿元刷新全球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价格纪录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也未能逃脱“被搁浅”的命运。

  违约拖欠付款无外乎几种情形:从其他渠道得知自己所买拍品质量存疑或是价格偏高,于是心生悔意;对于性价比并无异议,只是借故向拍卖公司施压,冀望得到更大折扣优惠;还有一种更为卑劣些,从一开始就不打算真正入手,故意抬高到一个惊人成交数据,借此实现炒作。不过,无论何种类型,选择做个不付钱的“老赖”,显然都背离了诚信原则。

  早在几年前,业内就提出建立违约“黑名单”的构想,只因担忧挫伤客户收藏艺术品的积极性,一直未能成行。挤掉毒瘤,如今真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时下深陷寒冬的艺术市场,任由买家虚抬价格并拒绝付款,无异于是给艺术市场走出困境增设人为障碍。毕竟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才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谁都不希望恶习成为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4-2024 中国直播网(直播网)VZHIBO.COM.CN(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本站取得授权享有第17448205号“直播网”商标注册证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直播网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直播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同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直播网侵权反馈:news@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如有侵权请来邮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资料证实,直播网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6 备案号:

中直网 吉ICP备2023004346号 | 新现场 吉ICP备2020008037号 | 中在线 吉ICP备2020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