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中国直播网微博  直播网微博   网站地图   商标版权注册证   直播号入驻

百年儒家拳举行传统拜师礼 传习传统武术文化内涵

2017-01-15 17:04来源:编辑:轩皓宇
百年儒家拳举行传统拜师礼传习传统武术文化内涵

7名拜师者在同门长辈的见证下,诵读拜师帖。 陈丹妮 摄

  中新网福州1月15日电 (记者 陈丹妮)上香、磕头、递拜师帖、敬茶、赐入门书……15日,中国直播网 ,在古色古香的福建福州三坊七巷郎官巷天后宫内,一场非遗“儒家拳”拜师收徒仪式在此举行。七名小武术爱好者遵循传统拜师礼仪,拜儒家拳第五代掌门人潘立腾为师,正式成为其入门弟子。

儒家拳弟子展示拳法。 陈丹妮 摄

儒家拳弟子展示拳法。 陈丹妮 摄

  潘立腾是儒家拳第五代传人。有百年历史的儒家拳,属于南拳的一支,起源于明末,是福州本土拳种。2015年3月,儒家拳列入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申报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获评审通过。

  在拜师现场,一系列仪式传统而隆重。在潘立腾的带领下,所有弟子向先师上香;随后,见证人入位,师父落座,拜师者家长向师父授戒尺。之后,7名拜师者在同门长辈的见证下,诵读拜师帖,表达入门意愿。潘立腾收下拜师帖,接受拜师者敬茶后,将儒家拳的入门书送给弟子,并赐号,才算礼成。

  当天,另有三位弟子的入室仪式在此举行。这三位弟子已跟随潘立腾习武多年,当日洒酒摔杯起誓,成为潘立腾的入室弟子,并获授开馆设堂传承的堂扁。未来,他们不仅要系统学习好儒家拳,还要开堂设馆传授学生,将儒家拳传承下去。

入室弟子获授开馆设堂传承的堂扁。 陈丹妮 摄

入室弟子获授开馆设堂传承的堂扁。 陈丹妮 摄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古朴的拜师仪式,让孩子切身感受中华传统的尊师重道,并了解拳种的渊源从哪里来,以后将到哪里去。”潘立腾说。

  “这种拜师仪式是我们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这种传统仪式能够传承武术的内涵。”福建省武术协会会长甘式光作为见证人参加了拜师仪式,他认为,传承和发展传统武术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挖掘传承传统武术的文化遗产,了解传统武术的礼仪。

  虽是稀有的小拳种,但在潘立腾的眼中,越是像儒家拳这样的稀有小拳种,越应该后继有人。

  “中国的功夫好像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也找不到这样的师傅。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我们要极力积极紧急地做这个事。”潘立腾说,中国的功夫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武术工作者,有机会传承到原有的古朴的武术技艺,就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再把它发扬光大。

  近年来,跆拳道、空手道等“舶来拳种”在国内遍地开花,甚至比中国传统武术开展得更好。潘立腾认为,这得益于他们现代的市场机制。

  他告诉记者,四年前,他辞去公司高管的职务专门从事传统武术的传习工作,这四年来看到前来学习的孩子越来越多,感到传统武术仍是有市场需求的。“我们的传统武术师傅也应该创造适应现代的模式去发展传统武术,中国直播网,用现代的理念应对现在的市场,用现代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当日,儒家拳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后宫海丝信俗博览馆传习所亦在三坊七巷郎官巷正式揭牌。未来,传习所将借助三坊七巷坊巷窗口,向各地游客展示闽都功夫儒家拳,传播闽都文化。(完)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4-2024 中国直播网(直播网)VZHIBO.COM.CN(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本站取得授权享有第17448205号“直播网”商标注册证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直播网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直播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同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直播网侵权反馈:news@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如有侵权请来邮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资料证实,直播网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6 备案号:

中直网 吉ICP备2023004346号 | 新现场 吉ICP备2020008037号 | 中在线 吉ICP备2020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