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中国直播网微博  直播网微博   网站地图   商标版权注册证   直播号入驻

甘肃少数民族村寨传统文化退化 蓝皮书吁加强保护

2017-01-18 00:33来源:编辑:轩皓宇

  中新网兰州1月17日电 (徐雪)甘肃社会科学院17日发布的《甘肃蓝皮书·甘肃民族地区发展分析与预测(2017年)》指出,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里,有超过两成的村民没有参加与民族文化保护相关的任何活动,仅有近三成的人参加过民族技艺制作或学习,青年很少穿着民族服饰,传统信仰和节日逐渐被分离。

  甘肃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主要分布在甘南、天祝藏族聚居区;临夏、张家川回族聚居区;肃北、肃南、阿克塞河西三县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及陇东南等散杂居民族乡。

  甘肃全面实施“十二五”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三个专项规划,累计落实兴边富民行动专项资金5165万元,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70883万元,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大部分实现了“五通十有”目标。投入资金6100万元,推进36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甘肃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未来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困难。”蓝皮书调查显示,社会经济发展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困难。村民外出务工十分普遍,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扩宽了村民的信息渠道,而穿着民族服装、制作传统佳肴、刺绣等多半是老年人,学生在外读书毕业后也更倾向留在外地工作,一些传统节日也逐渐淡出了村民的生活。

  蓝皮书指出,少数民族村寨传统文化的退化、遗失与同化,唯有将传统文化保护作为村寨建设的核心,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现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比如,加大甘南藏族民歌、“南木特”藏戏、唐卡、藏医药、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卓尼巴郎鼓舞、舟曲朵迪舞、蒙古长调、东乡族擀毡、保安腰刀锻制等技艺为代表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

  此外,甘肃还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中国直播网,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继续坚持维护村民的主体地位,实现发展与保护互促互赢。(完)

中国直播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4-2024 中国直播网(直播网)VZHIBO.COM.CN(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本站取得授权享有第17448205号“直播网”商标注册证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直播网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直播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同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直播网侵权反馈:news@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如有侵权请来邮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资料证实,直播网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6 备案号:

中直网 吉ICP备2023004346号 | 新现场 吉ICP备2020008037号 | 中在线 吉ICP备2020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