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各类风险错纵交织,经济进一步减速的压力依然存在。面对稳增长、防风险的多重任务,中国将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增长新旧动力切换和新旧模式转换,总体上仍将保持经济金融稳定运行。
中国经济面临最大的外部风险是美国特朗普新政。在过去的一年中,全球经济遭遇了三大“黑天鹅”:一是英国公投脱欧,二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三是意大利宪改公投失败。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特朗普任内推行的经济、贸易、投资政策,都将通过贸易、资本流动等渠道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这同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
从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立场看,未来中国外贸将遭遇较大困难,特别是中美之间贸易摩擦可能会有所增多。2017年第一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就对进口自中国的糠醇、纯镁启动了反倾销调查,对进口自中国的双向土工格栅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在特朗普上任之后,中国出口遭遇的贸易壁垒可能进一步增多。
鉴于外需景气不佳,中国经济稳增长必须寄希望于内需。从需求结构看,2017年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投资下滑。一般而言,居民消费比较稳定,不会大起大落,中国直播网,而投资是经济波动最主要的来源。
首先,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几成定局。当前,房地产库存依然较高,去库存任务十分艰巨。截至2016年11月,商品房库存还有6.9亿平方米,仅比去年同期下降0.8%。同时,20个左右的一、二线城市实施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房地产开发投资将显著下降。
其次,基建投资增长加速难度较大。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基数较高,已经连续三四年保持较高增速,未来增长面临后劲不足的隐忧。2016年前11个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18.9%,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加快0.7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
第三,制造业投资回暖的不确定性较大。受盈利好转、价格回升等因素的刺激,2016年下半年制造业投资有所好转,前8个月同比增速仅为2.8%,但11月已回升至3.6%。未来,去产能、去杠杆继续推进,制造业投资能否持续回暖有待观察。
从经济与金融的关系看,2017年最大的风险来自“脱实向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必须服务好实体经济,否则可能会带来泡沫甚至危机。比如,2015年股市暴涨暴跌,2016年一、二线城市房地产过热,都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如何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既是短期宏观调控的课题,也是中长期深化金融改革的要求。
未来,美国继续加息的概率较大,市场仅对加息次数看法不一。美元进一步走强,将增大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本外流压力,甚至冲击其金融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与资本流出相互促进,增大了国内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
面对内外部的经济金融风险,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将在“稳”的前提下,更加强调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平衡。一方面,不能为了稳增长而一味放松政策,再度加大杠杆、催生泡沫,这不利于经济金融体系健康;同样,不能为了防风险而放弃经济增长目标,因为这关系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就业与民生。
在财政政策上,尽管政府未必提高预算赤字率,但实际上将通过充分利用结转结余资金,盘活存量,增大财政支出。稳增长、补短板将成为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一是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力争基建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二是增大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投资,增加有效供给。三是发挥公共资金的杠杆作用,提高PPP项目落地率。
在货币政策上,尽管央行未必实施降息降准,但仍将通过逆回购、MLF(中期借贷便利)和PSL(抵押补充贷款)等补充流动性,保持货币供给合理增长。一方面,将继续发挥总量政策的结构性调节功能,中国直播网,激励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另一方面,加大定向支持重大基建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经济困难地区的力度。
在其他政策上,要注重综合运用、协调搭配。一是产业政策要聚焦去产能、去库存,坚决限制“两高一低”产业。二是区域政策要聚焦东北等遭遇转型瓶颈地区,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三是投资政策要聚焦激发社会资本活力,打破“玻璃门”现象;四是消费政策要鼓励信息、养老、旅游等新兴消费,改善消费设施和环境。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依然有潜力、韧劲、回旋余地,这正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力点、着力点,也为稳增长、防风险提供了政策抓手。2017年,中国经济仍能继续实现中高速增长。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