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中国直播网微博  直播网微博   网站地图   商标版权注册证   直播号入驻

中国经济四大关键词:房产调控研究长短相结合机制

2017-03-06 09:37来源:编辑:轩皓宇

中国进入“两会时间”,哪些经济议题成为热点?

根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最新一次会议,僵尸企业、金融风险、房地产调控机制、制造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的关键词。

僵尸企业:

去产能“牛鼻子”

2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第十五次会议时指出,深入推进去产能,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

处置“僵尸企业”是去产能的一场硬仗,也是今年政府工作的攻坚战。

“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坚定不移处置‘僵尸企业’”,从习近平的用词上,可以感受到中央决策层的强硬态度。

浙江财经大学教授文雁兵认为,从出清“僵尸企业”角度看,目前中国僵尸企业比例最高的五个行业分别是钢铁、房地产、建筑装饰、商业贸易和综合类。从所有制角度来看,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僵尸企业”占比最高。

2016年11月,国务院国资委梳理出的中央企业需要专项处置和治理的“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共2041户,涉及资产3万亿元。

一位央企品牌部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这块硬骨头怎么啃?取决于能否解决钱从哪儿来、人往哪儿去的问题。”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坦言,中国直播网,“从我的工作经历来看,债委会的形式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态,要加快深度调整重组步伐,稳步推动企业集团层面兼并重组,加快推进钢铁、煤炭、电力业务整合,进一步实施专业化重组。这也为今年重化工业如何去产能定下了基调:利用市场化运作,通过兼并重组,减少企业数量,优化产业链条,化解行业落后过剩产能。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称,2017年煤炭去产能任务目标,全年力争关闭落后煤矿500处以上,退出产能5000万吨左右。

金融风险:

坚决治乱象打违法

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防控金融风险,要加快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强化统筹协调能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要坚决治理市场乱象,坚决打击违法行为”。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反复提到“风险”一词,并将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目前我国一部分企业负债率偏高,而且其中有些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牵扯面较广。”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看来,这种风险如果不下决心处置就会对经济发展大局造成不利影响。

郭树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银监会将积极参与、全力配合监管协调机制的建设,深化与“一行两会”、外汇局,以及其他部委的信息共享和统筹协调,健全完善系统性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机制。

对企业杠杆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曾公开表示,要坚定去杠杆的方向,要试试降低企业杠杆率。现在企业负债超过100万亿元,按照4%的利率计算,一年支付的利息就是4万亿元,相当于2015年全年GDP增长总量,“长期下去会掏空实体经济,中国直播网,提早进入产业空心化的时代。”

房产调控

研究长短相结合的机制

习近平提出,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要充分考虑到房地产市场特点,紧紧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深入研究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和基础性制度安排。

近几年来,在经济要素向中心城市流动的背景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分化:一边是一二线城市涨幅过快,局部投机成分上升;另一边则是三四线城市库存高企。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透露,在房地产信贷政策方面,还是采取差别化的政策,对带有泡沫和投机性的房地产信贷需求要加以限制;对于一些房地产库存过大的三四线城市,也有一个去库存的问题,在信贷上也要给予考虑;再有在城市化过程中,住房需求特别是基本的住房刚性需求,是改善老百姓居住条件的信贷需求,还是应该给予信贷支持。

杨伟民认为,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和“三去一降一补”当中的房地产去库存相互补充,意味着既要抑制房地产泡沫,又要防止出现大起大落。金融政策宏观上要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主购买,严格限制信贷资金流向投机性住房。土地政策要落实人地挂钩政策,盘活城市限制和低效用地。

制造业:

量向质的战略性转变

“振兴制造业,要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让提高供给质量的理念深入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心目中,使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成为社会风尚。”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再次强调,制造业要树立“放水养鱼”意识。

从银行业角度,郭树清表态称,要用好信贷增量,盘活资金存量,优化信贷投向,着力服务国家重点战略、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国民经济薄弱环节,使资金真正投向实体经济。

“振兴实体经济的根本在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广东省发改委主任何宁卡告诉记者,当前制造业还存在质量水平不高、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主导产业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等问题。

何宁卡认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提质增效振兴实体经济的核心。下一步,广东将多措并举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弥补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短板,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努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进入2017年,实体经济应充分把握有利条件,在得到更多有效支持、资源倾斜的机遇下,继续向中高端迈进。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4-2024 中国直播网(直播网)VZHIBO.COM.CN(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本站取得授权享有第17448205号“直播网”商标注册证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直播网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直播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同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直播网侵权反馈:news@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如有侵权请来邮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资料证实,直播网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6 备案号:

中直网 吉ICP备2023004346号 | 新现场 吉ICP备2020008037号 | 中在线 吉ICP备2020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