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中国直播网微博  直播网微博   网站地图   商标版权注册证   直播号入驻

立秋养生须防“秋老虎” 打开看看你能做到哪几条

2018-08-13 18:41来源:编辑:News_值班编辑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又是一年立秋时。盛夏渐渐褪去,秋凉缓缓而至。立秋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民间素有“立秋之日凉风至”的谚语,但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盛夏的余热仍未消,天气依然比较炎热,会出现“秋老虎”的现象。

  入秋以后,气候逐渐转凉,同时天高气爽,空气干燥,传统医学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秋燥”有温凉之分,一般认为早秋气温尚高,艳阳高照,故表现为温燥;晚秋气温下降,天气转凉,为凉燥。无论温凉,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特征。

  因此,秋天养生应以注重防止燥邪对人体的伤害,这样才能养护好体内的阴气。而“燥邪”首当犯肺,又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故养肺润燥是关键。

  那么,秋季应该如何调养?

  一、情志调养

  心态平和,少“悲忧”。从五行的对应来看,秋季与悲忧的情志相对应。这主要是因为,初秋时节,大自然逐渐出现了肃杀的景象,人容易产生悲忧的情绪,此时应调整好心情,注重收敛神气、宁神定志,做到内心宁静。同时,秋季天高云淡,适当参加一些郊游或者登山等活动,登高望远,非常有助于缓解悲忧的情绪。

  二、起居调养

  调摄重“收”,早睡早起。秋天是“收”的季节,由于夏季阳热充分得到耗散,到了立秋后阳气开始收到地下,所以叫“荣平”。秋天天高风劲,使肺气收敛,因此睡眠应做到“早睡早起”,早起可以“使肺气清”,早睡既可以“收敛肺气”,又可以“使志安宁”。《黄帝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季天地万物开始收敛,人也要“收敛”,即养阴。

  三、饮食调养

  少辛增酸,以润肺为主。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夏天容易出现胃口、消化变差的情况,再加上暑湿、炎热和生冷饮食的折磨,人们身体的阴气和阳气都多少受到了损伤,立秋后饮食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

  中医认为,辛入肺经,适量的辛味可助肺气。所以在秋天健康的人可以少量吃些辛味食品,可增强肺气,克制肝气,防止肝气过盛。另一方面,酸味食品能增加肝脏的功能,所以还要“增酸”,以抵御过盛肺气的侵入。根据这一原则,在秋天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蒜、椒等,而要适当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如山楂、柚子、葡萄等。

  秋季养阴以滋润为主,“燥”是秋季的主气。在秋季人体往往容易发生咽干、鼻燥、皮肤干燥、便秘等秋燥伤津犯肺的症状。故此时饮食调养应以清淡、滋润为宜。应适量多饮开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多吃芝麻、糯米、蜂蜜、荸荠、葡萄、萝卜、梨、柿、莲子、百合、菠萝、香蕉、银耳等柔润食物,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物,起到清火解毒之效。晨饮淡盐水,晚饮蜂蜜水,是补水分、防便秘的好方法。

  秋季可食这些药膳:

  蜂蜜白萝卜饮

  白萝卜400克,洗净去皮切碎,用洁净纱布包好榨出汁,每次取60毫升加蜂蜜一匙,调匀吞服,一日三次。连服3-5天。本方对便秘者疗效更佳。

  杏仁炖雪梨

  取甜杏仁15克,去皮打碎,雪梨一个洗净去皮切片,同放碗内,加冰糖20克,放水适量,置锅内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服用,每天早晚各一次,连服3-5天。

  秋季养生小贴士:

  一、立秋处暑之时,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中国直播网,常会出现咽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干咳少痰等“秋燥”的症状。这时应多喝水,注重滋阴润肺,减轻秋燥对人体的伤害。

  二、立秋之后由于气温多变,也是感冒最容易流行的季节。因此,当天气变化时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三、平时要多开窗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在感冒流行时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四、平时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预防感冒。

  五、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气温较高,再经过苦夏的煎熬,很多人往往有乏力、食欲不振等脾胃虚弱的临床表现。初秋时,应通过清热、利湿、健脾等方法调理脾胃,以排出体内的湿热之邪,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为冬季养生做好准备。

原标题:立秋养生须防“秋老虎” 打开看看你能做到哪几条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4-2024 中国直播网(直播网)VZHIBO.COM.CN(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本站取得授权享有第17448205号“直播网”商标注册证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直播网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直播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同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直播网侵权反馈:news@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如有侵权请来邮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资料证实,直播网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6 备案号:

中直网 吉ICP备2023004346号 | 新现场 吉ICP备2020008037号 | 中在线 吉ICP备2020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