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2日,大型系列人文纪录片《与北大同行》开机仪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
仪式上,《中国诗词大会》三期擂主,北京大学2013级博士研究生陈更通过自己在北大学习、生活的故事和经历,浅饮燕园岁月,细品北大之味,与大家分享她心中的北大、她眼中的北大之美。
今天我们将陈更致辞的语音和发言稿分享给大家,一起来感受“诗词女神”的魅力。
中国直播网,听工科“诗词女神”陈更这样说" width="2.5em" src="https://www.zhibotv.com.cn/uploads/allimg/c170224/14W9322F21430-25Y6.jpg" />
陈 更
北京大学工学院工业工程管理系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2013级直博生。作为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三期擂主,被观众们称赞为“从函数定理的北大理工女博士到风花雪月的‘诗词女神’”。
陈更致辞全文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北京大学工学院工业工程管理系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2013级直博生陈更。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聚焦平凡。相对于其他舞台,其实能站在这里让我觉得尤为惶恐,我将这视为对我的一种鞭策。
图为陈更在开机仪式致辞
今天让我来说说北大,一开始真不知从何说起。倒不如你让我说一说鲁棒控制器,或者让我谈谈杜甫,我可能还能扯上几句,但关于北大的主题真的难住我了,就好比刚才黄先生说的那句诗所描述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所以我把自己放进回忆里,去寻觅最初的北大印象。
谈起北大,我首先想到了一棵树。在北大图书馆南门口,每年的银杏都是一景,东北角有一棵很特别,年年秋天它总是第一个掉光了叶子,在一片华灿里显得很灰暗。当你走近才会看到,她的枝桠上密密匝匝结满了白果。银杏树分雄雌,这棵雌树把水分养分都给了果实。她没有多余的力气美丽了,也许她已经不想要美丽。最后,所有金黄金黄的树叶都会被扫走,中国直播网,但白果会被妇人带回家,成为她小孩的营养。在我看来,这棵树正是北大的写照。
就像我经常在东门门口被人询问,“请问你知道北大怎么走吗?”因为大家不会想到堂堂北大的门竟然这么不起眼。我的实验室座落在北大燕东园,门前的空地一到夏天就草木丛生,看起来也是那么不起眼,每当我行走其中甚至会让我恍惚以为正要去老家田里下地干活儿。但这些,都不影响北大校门内正书写着的锦绣华章,也不影响我们实验室正争分夺秒地与世界最优秀的机器人团队进行着实力的赛跑。
谈起北大,我也会想到身边那些平凡的人。研一的时候,我曾加入北大的轮滑社。第一次训练是在晚上,在英杰中心外面的空地上,有一个瘦弱的女生,她为了让我理解怎样摔跤最安全,穿着轮滑鞋一遍遍摔在水泥地上示范给我看。其实我和她素不相识,而且也只有那一个训练的夜晚有交集,此后便毫无瓜葛。但那个多次摔在地上的我的小教练,成为我心中最初的北大人的缩影。原来在北大,少说话、多干活、不遗余力、全力以赴是一种习惯。而这种努力常来自于本真的热爱,赤诚的纯粹,与功利没有关系。
图为陈更参加《中国诗词大会》
后来我越来越多地发现,比起怎样把自己打扮漂亮,北大的姑娘们会重视的是,我有什么本事,我能给其他人带来什么。你一定会被这种上进的氛围所感染。我会在赛场上为获得UCBA篮球联赛双冠王的同学摇旗呐喊,会为北大成为进入全球前1%学科最多的中国高校而暗暗叫好,会为一位又一位北大学者站上国际最高领奖台而兴奋不已。因为这些,在北大的日子里,我也会在一个个周末的夜晚拒绝五道口的灯红酒绿,自然地习惯坚守在实验室。也会在闲暇时,拒绝迷娱乐八卦偶像剧,而选择再挑灯火看文章。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这些小事上的认真,最终成就北大人大事上的出众。将来,当我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融入人群之中,也许不会成为领导者,但一定会成为高尚的普通人,成为一个个外表朴实,而内心华丽的闪光点,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所以,我就更加期待这部纪录片,聚焦平凡,聚焦我们身边的北大人,将最内在最迷人的北大展示给世界。
“ 问我何所有,山中唯白云。
岂止自愉悦,亦可持赠君。”
本文经陈更授权发布
内容来源 | 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微信公众号
编辑 | 许慧娟
图一摄影 | 孟硕洋
其他图片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