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中国直播网微博  直播网微博   网站地图   商标版权注册证   直播号入驻

纪念一二?九运动▕ 追忆烽火岁月 不负青春韶华

2016-12-10 08:00来源:编辑:中国直播网

  纪念一二?九运动▕ 追忆烽火岁月 不负青春韶华

  那年今日,2002年12月9号,人民艺术家张寒晖先生的雕像在他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陕西师范大学附中校园内落成,3000名师生再度唱响由张寒晖先生创作的著名抗战歌曲《松花江上》,以歌声迎接校友、人民音乐家张寒晖先生的“归来”。

  今天,是“一二?九”学生运动81周年纪念日,再过三天,将迎来西安事变八十周年纪念日。《松花江上》与这些著名的历史大事件有何关系,官微君将为你解惑。

  编辑/陈妍巧 蔡竹欣 孟宇

  责任编辑 / 张莹

历史的风

吹过了八十一页年历

多少波澜壮阔的往事 铺面而来

那声声呐喊 如春雷般惊醒世人

那年轻的心脏 迸发着爱国的热情

不愿 不愿做那亡国奴

不再 不再埋首于书房

听 那高呼的口号 那激昂的怒吼

仿佛又从历史的天空中隐隐传来

......

一二·九学生运动

以夜为始,疾风前行

耀耀破晓,璨以晨光

  纪念一二?九运动▕ 追忆烽火岁月 不负青春韶华

  那些岁月 不能忘却的历史

  1935年12月9日,寒风凛冽,草木凋零,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冲破党军警的阻拦,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爱国青年高昂着的不屈头颅,喊出了内心深处的怒吼,喊出了中华民族的心声,这阵阵怒吼,唤醒了沉睡着的中华人民。这场空前的学生运动,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不久,1936年1月,张学良就派人到北平,慰问参加“一二·九”运动的东北大学学生,并要求参加运动的东北大学学生“派民主代表赴西安”。随后,东北大学学生代表宋黎等人赶赴西安晋见了杨虎城,并应邀向西北军将领介绍“一二·九”学生运动。不久,宋黎等学生代表见到了张学良,向他讲述了“一二·九”示威游行的详细经过,张学良听后深受感动,当即表示坚决主张抗日。在北平学生“一二·九”抗日救国运动的影响下,尤其是在党的领导和推动下,西安各界抗日救国运动蓬勃展开。

  1936年12月9日,在“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的时候,“西北抗日救国会”和“东北民众救亡会”组织了大规模的群众游行示威。三天后,西安事变爆发了。时任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谏”,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中国直播网 ,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战争走向了抗日救亡的转折点。

  砥砺歌行 《松花江上》与吾校渊源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

  1936年12月9日,“西安事变”前夕,西安爱国青年去临潼请愿时,行至十里铺,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劝导学生勿去临潼,怕有危险。这时,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声悲壮,令人断肠。张学良将军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可以说,这首歌,对“西安事变”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纪念一二?九运动▕ 追忆烽火岁月 不负青春韶华

  这首歌的创作者,就是当时在西安省立二中(今陕西师大附中前身)执教的张寒晖。张寒晖,原名张蓝璞,字含晖,河北定县人(今河北省定州市)。他的一生,除《松花江上》外,还创作了《游击乐》《去当兵》《军民大生产》等70多首抗战歌曲,被誉为与聂耳、冼星海齐名的人民艺术家。

  纪念一二?九运动▕ 追忆烽火岁月 不负青春韶华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来到西安省立二中任教。在这里,他耳闻目睹西安街头,中国直播网,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激起了他创作的念头,他以北方失去亲人的女人,在坟头上的哭诉哀声为素材,写成《松花江上》的曲调。在这首歌里,张寒晖用优美的词语描述了东北的美丽和富庶,用深厚感情表达了东北人民怀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情感,深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收回国土,赶走侵略者的决心。在曲调的创作上,他使用了河北青年妇女悼念亡夫的哭声,表现东北人民的苦难。歌曲迅速在大江南北传唱,周恩来总理亲自指挥传唱此歌;在1938年抗日周年活动中,十多万群众在长江上合唱了《松花江上》。

  纪念一二?九运动▕ 追忆烽火岁月 不负青春韶华

  历历如绘 于今挺身

  回溯过去,那是一部剑与火、血与泪、 苦难与战争的交响曲。正视今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缅怀、去追忆、去铭记那段峥嵘岁月!

  ▎“一二·九”马拉松比赛

  为了纪念“一二·九运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精神,开展“中国大学生阳光校园健身跑活动”,倡导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强健学生体魄,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陕西师范大学坚持每年举办“纪念‘一二·九运动’暨‘阳光体育’半程马拉松接力比赛”。

  这一活动是由校体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体育学院、校团委和校学生会承办的一项传统赛事,比赛距离为21097.5米(半程马松),由24名女选手和14名男选手接力跑完全程。由全校各院部推荐运动员参赛,以使同学们切实体悟先辈发起“一二·九”运动的精髓,继承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铭记历史,面向未来,为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努力奋斗。赛场上,各代表队你追我赶,奋力向前,队友之间你传我接,团结协作,赛场周边啦啦队的助威声音此起彼伏,体现出了当代大学生团队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纪念一二?九运动▕ 追忆烽火岁月 不负青春韶华

  纪念一二?九运动▕ 追忆烽火岁月 不负青春韶华

  往届比赛掠影

(由于雾霾天气,本届“一二?九”马拉松比赛延期举行)

  ▎纪念西安事变八十周年 我校举办学术研讨会

  12月3日,由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与我校联合主办,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西安事变与民族命运——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雁塔校区崇鋈楼闻道堂召开。

#p#分页标题#e#

  我校副校长党怀兴在会上指出,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本次会议旨在进一步加强对西安事变的研究,继承和弘扬西安事变的抗日爱国精神,开创西安事变研究的新局面。复旦大学教授吴景平致辞,着重探讨了当代研究西安事变的意义和研究方法,表示愿与会议各方专家学者展开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大会主题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金以林研究员主持,复旦大学吴景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郭双林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张华腾教授、辽宁社科院王春林副研究员、辽宁师范大学刘贵福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杨奎松教授(由陕西师范大学田武雄博士代宣)分别作了“宋子文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的张学良”、“张学良被幽禁大陆期间对马列主义理论著作的研读”、“试析杨虎城将军的抗日爱国思想及其特点”、“西安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宣传善后”、“傅斯年与西安事变”、“中共中央西安事变善后方针的变动及其原因的考察”等六场主题报告,对西安事变进行了深入探讨。期间,研讨会还从“关于国民政府与西安事变”、“关于中共与西安事变”、“关于张学良与西安事变”、“关于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关于西安事变的舆论、影响及其他”、“关于西安事变史料考订与辨析”等六个方面对西安事变进行了交流研究。

  12月4日上午,研讨会进行第二次主题报告,特别邀请西安事变研究的前辈专家郑州大学的杨中州教授、西北大学的李云峰教授作关于西安事变研究史料考订、西安事变研究史的报告。在大会闭幕式上,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张华腾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认为本次会议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并对本次会议中涌现的大批青年学者表达了殷切期望。

  纪念一二?九运动▕ 追忆烽火岁月 不负青春韶华

  纪念一二?九运动▕ 追忆烽火岁月 不负青春韶华

  纪念一二?九运动▕ 追忆烽火岁月 不负青春韶华

  纪念一二?九运动▕ 追忆烽火岁月 不负青春韶华

  纪念一二?九运动▕ 追忆烽火岁月 不负青春韶华

铭记历史 励志前行

“一二?九”精神 永存心中

青年兴则国兴 青年强则国强

进击的青年

当发愤图强不负青云之志

亦继往开来常怀赤子之心

81年前 有一群青年为民族兴亡奔走在时代前端

81年后 我们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书写无愧于青春的壮丽篇章

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公众号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4-2024 中国直播网(直播网)VZHIBO.COM.CN(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本站取得授权享有第17448205号“直播网”商标注册证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直播网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直播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同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直播网侵权反馈:news@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如有侵权请来邮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资料证实,直播网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6 备案号:

中直网 吉ICP备2023004346号 | 新现场 吉ICP备2020008037号 | 中在线 吉ICP备2020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