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中国直播网微博  直播网微博   网站地图   商标版权注册证   直播号入驻

【爱国情 奋斗者】润滑实验室:60载薪火相传 润物无声

2019-07-07 16:14来源:编辑:News_章诚磊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上世纪五十年代,为响应党和国家支援大西北工业建设的号召,许多产业工人和知识分子来到祖国西部。这其中,有一个被称为“108将”的科研团队,他们从海滨大连来到甘肃兰州,在这里默默坚守、薪火相传,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的固体润滑事业,为航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奋斗了六十年。

【爱国情 奋斗者】润滑实验室:60载薪火相传 润物无声

  刘维民和实验室团队正在研究的是探月工程的固体润滑项目。所谓固体润滑,就是利用粉末、薄膜等固体材料来减少接触面的摩擦磨损,也是航空航天等特殊环境中必须使用的润滑技术。

【爱国情 奋斗者】润滑实验室:60载薪火相传 润物无声

  刘维民的骄傲,来自润滑科研人员半个多世纪的开创探索与不懈奋斗。1958年,在“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下,中科院石油研究所润滑等三个研究室由大连西迁兰州。

【爱国情 奋斗者】润滑实验室:60载薪火相传 润物无声

  怀揣“科学救国”梦想刚刚留学回国的陈绍澧是“108将”中的一员,也是我国固体润滑学科的开创者。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当时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还一片空白,中国自行研制的润滑脂还如自行车用的黄油一样简单,在空间的真空环境中会瞬间失效。但是陈绍澧科学地预见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对润滑材料的新要求,率先开启了我国固体润滑材料的研究。

【爱国情 奋斗者】润滑实验室:60载薪火相传 润物无声

  1967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研制进入关键阶段。然而,卫星天线的导电润滑成为一大难题,直接决定着卫星在空间能否正常工作。凭借陈绍澧和同事们打下的学科基础,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没有设备,就用旧机床进行改造;没有材料,他们就用废品改制。

【爱国情 奋斗者】润滑实验室:60载薪火相传 润物无声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首次太空出舱,展开一面中国国旗之后,还从飞船外收回一个“小方盒”。这就是润滑团队创新设计的外太空暴露材料试验。

【爱国情 奋斗者】润滑实验室:60载薪火相传 润物无声

  根据规划,中国空间站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兰州化物所的润滑实验室里,也进入到了最紧张的攻关阶段。因为仅仅是空间站的对接部分,就有几十种上百个部件需要在实验室里进行不同的润滑处理。

  六十载薪火相传,将国家的需求和学术追求统一,中国润滑材料的科研开发从无到有,如今已占据国际领先地位。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4-2024 中国直播网(直播网)VZHIBO.COM.CN(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本站取得授权享有第17448205号“直播网”商标注册证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直播网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直播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同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直播网侵权反馈:news@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如有侵权请来邮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资料证实,直播网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6 备案号:

中直网 吉ICP备2023004346号 | 新现场 吉ICP备2020008037号 | 中在线 吉ICP备2020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