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
世界认同
随着大会主席、阿塞拜疆文化部长阿布法斯·加拉耶夫敲下法槌,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当地时间6日下午,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入遗”。
中国代表团全体起立鼓掌,挥舞国旗相互祝贺,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多国代表也纷纷上前,送上诚挚的祝贺。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展示的良渚古城宫殿的模型(6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世界遗产大会各委员国一致认为,良渚古城遗址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提供了无可辩驳的实物依据和确凿的学术支撑。
历史传承
伦福儒曾在2013年、2017年两赴良渚遗址考察,对大型水利工程遗迹和玉器的精致印象深刻。
外围大型水利系统等遗迹,正是近10年来良渚考古取得的进展。一系列保护和开发,让世人重新看到这座五千年前的文明都市。
2013年12月5日,新发现的栈桥码头考古遗迹发掘现场。(图片由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关心和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
无论是对遗产的传承,还是对自然遗产的保护,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大运河到鼓浪屿,从可可西里到梵净山……到今天,中国有55项世界遗产,有40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均居世界首位。
习近平曾指出,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中国古代和中世纪史部门主任谢尔盖·德米特里耶夫表示,中国领导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挥重要作用。良渚古城遗址,就是其中典型。
可以预见,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良渚古城遗址,将是中华文明呈现给世界的又一张金色名片。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