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中国直播网微博  直播网微博   网站地图   商标版权注册证   直播号入驻

【看长江之变】一二三产融合,野果世界打造生态产业化新样本

2019-07-13 11:24来源:编辑:News_章诚磊

  央视网消息(记者 曹祯):崇义县位于江西省西南边陲,1517年10月,王阳明以“崇尚礼义”之意为其命名。去年12月,崇义县登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榜单。这让有着“江南绿谷”之称的崇义,继全国森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称号之后,又多了一张“国字号”生态名片。

  君子谷野果保护区是这张生态名片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1995年创建至今,君子谷从建立野果保护区出发,设立野果种质资源圃;从野果的品种选优,开始选优品系的生态种植;从品种植物生态特性研究发展到农产品深加工。一二三产多管齐下,在生态产业化领域,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君子谷模式“。

【看长江之变】一二三产融合,野果世界打造生态产业化新样本

  君子谷野果保护区。曹祯/摄

  保护野果:从小情怀到大事业

  “我们当时的想法很朴素,只是想把小时候吃过和见过的野果保护起来,不让它们因为‘炼山’而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将来退休了回到家乡,还能吃到小时候熟悉的味道。”君子谷创始人庄席福的太太黄女士这样告诉记者。

  所谓“炼山”就是要把山上有商业价值的木材砍掉后,放火烧山清理林地的一种林业生产方式。这样做虽然能让当地村民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经济收益,但对山上植被和生态环境的打击却是毁灭性的。

【看长江之变】一二三产融合,野果世界打造生态产业化新样本

  种植在君子谷野果世界的野果天荷芋。曹祯/摄

  不忍看着小时候爱吃的各类野果被大火付之一炬,庄席福决定辞去“铁饭碗”,着手在君子谷建立野果保护区,把山上的野果树收购并种植起来,并且禁止农民砍伐果树和打猎。

  为了这个朴素的情怀,君子谷野果保护区的创业之路走得很坎坷。一开始,当地的农民认为这种做法不但很傻而且不近人情。好在君子谷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才得以继续下去。

  为了争取农民的理解,君子谷保护区内还设立了“农民学校”,不定时培训生态保护和农产品开发的知识,并与当地农民建立合作,让他们参与到选优品系生态种植中。

  二十多年来,庄席福组织起了一个精干的团队,收集和保护了大量的野果资源,在君子谷基地建起了野生水果资源圃。资源圃保护和收集的南方野果种类齐全,资源完整,仅中国野生刺葡萄资源圃内,所收集的野生刺葡萄野生植株就达1100多份。

  走向国际的中国野生刺葡萄

【看长江之变】一二三产融合,野果世界打造生态产业化新样本

  崇义县两杰村农民黄芳祥。曹祯/摄

  黄芳祥是当地一名种植刺葡萄的农民,家里的5亩地在2008年之前都用于种植水稻,每年收入万元左右。2008年,在优惠政策的号召之下,他开始尝试在自家庭院里小范围种了一些刺葡萄。“我现在不种水稻了,大田和庭院都种上了刺葡萄,每年收入三万元左右,比以前翻了3倍。“黄芳祥跟记者算起自己的经济账。

  依托君子谷多年来对野果的研究和开发,崇义县积极推进刺葡萄产业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引导贫困户种植刺葡萄,补贴和增收吸引了大量农户参与种植。

  经过多年努力,君子谷不仅在国际上打响了野生刺葡萄酒的名声,还研发了无添加果饮、野果饼干等多种多样的生态产品。

【看长江之变】一二三产融合,野果世界打造生态产业化新样本

  尚未成熟的野生刺葡萄。曹祯/摄

  酒香不怕巷子深。在2012年第五届、2014年第六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中,君子谷野生刺葡萄酒接连摘得大奖,这是中国本土品种葡萄酒在该国际大赛上的首次金奖。

  君子谷对野果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但对君子谷打造的生态产业链来说,更长久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未来,优选品系种植、生态旅游、农产品开发等多条创新思路会逐步落实和深化,生态产业化的君子谷样本也将为江西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其他省市带来更多具有参考价值的实践经验。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4-2024 中国直播网(直播网)VZHIBO.COM.CN(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本站取得授权享有第17448205号“直播网”商标注册证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直播网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直播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同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直播网侵权反馈:news@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如有侵权请来邮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资料证实,直播网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6 备案号:

中直网 吉ICP备2023004346号 | 新现场 吉ICP备2020008037号 | 中在线 吉ICP备2020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