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10月10日晚,江苏无锡境内312国道、锡港路发生桥面侧翻,有车辆和人员被压。新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今日(10月11日)4时左右,最后一名被压车内人员救出。无锡市委宣传部5时发布消息,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经初步分析,桥面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
无锡高架桥侧翻,救援人员破拆桥体。 新京报记者 康佳 摄
今日3时许,新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事故桥桥梁高约5米左右,西向东两条车道,约80米长的桥面向北侧翻。有一辆白色轿车被压在桥下,车头部分恰被向北侧翻的桥梁死死压住。现场吊车仍在清理桥面上的一辆小轿车,运输钢卷的大货车已被清出现场,但四卷钢卷仍散落在旁边的绿化带中。
今日凌晨、数台挖掘机对侧翻桥体破拆。 新京报记者 康佳 摄
现场一名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介绍,为防止桥梁继续侧翻造成二次伤害,现场组织多辆货车向侧翻的桥梁南侧两头填土,“用土把桥梁垫起来,免得掉下去再砸到人。”侧翻桥梁的北侧,有四台挖掘机同时作业,将桥面的混凝土打碎。4时左右,消防人员用工具凿开一个口子,将一名被困在车内的人员抬出。随后,该人员被急救车辆运走。
救援现场,一辆被困轿车被吊起。新京报记者 康佳 摄
今日5时,无锡市委宣传部发布通报称,10月10日18时10分许,312国道K135处、锡港路上跨桥发生桥面侧翻事故。经现场搜救确认,桥下共有3辆小车被压,其中1辆系停放车辆(无人,驾驶员已找到),1辆车上共2人、已死亡,1辆车上只有1人、已死亡。侧翻桥面上共有5辆车,其中3辆小车、2辆卡车。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救援现场,机械手臂支撑侧翻桥体。新京报记者 康佳 摄
事故发生后,江苏省、无锡市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全力开展事故救援处置工作。交通运输部专家组已赶赴现场指导事故调查,无锡市也已成立事故调查组。经初步分析,桥面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
无锡高架桥侧翻,哪些“魔鬼”细节成“难以承受之重”?
事发时,附近车辆的行车记录仪拍到了高架桥倒塌的惊险瞬间。
有关事故的具体原因,以及责任认定,还需要相关方面最终给出严肃的调查报告。从目前来看,大货车超载行驶的嫌疑不小。类似的城市高架桥侧翻事件,已不是第一次出现,从南到北都有。就原因来看,货车超载、质量问题、突发交通事故等兼而有之。不过,这次事件最让人无法释怀的一点是,它似乎更像是一场早已被警示和预言的事故。
有微信号发布于2017年的一篇题为《无锡的快速内环高架还能用多久?》的文章称,作者先后通过报警、拨打市长热线等方式向无锡相关方面反映过当地有大量货车在快速内环高架行驶的现象,但情况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此次发生事故的路段虽然并非无锡快速内环,但该文所述超载车辆失控对高架桥的危害也可当做一种警示。不管是不是内环高架,这种桥应该都有限重要求。尤其是文中那句“最危险的是,一旦载重卡车压坏高架道路,造成桥梁断裂倒塌等,正在行驶中的小汽车,是无法预知和预防的,必定是灭顶之灾!”——一语成谶。
虽然事故的具体原因还需要调查,大桥侧翻到底是不是只有大货车超载的原因,需要有严谨的结论。但大货车与大桥一同跌落的景象,还是让人有更多担忧,“魔鬼”出在细节里,怕就怕,连市民都早已看出的隐患,有关部门并未真正彻底及时干预治理。惨痛的教训再次提醒我们,城市安全来不得一丝懈怠,否则就会出现一环扣一环,一层叠加一层,让大桥到了真正的“难以承受之重”。
另有媒体调查发现,涉事高架桥工程质量曾被评为优良,且在审计中发现,312国道无锡段扩建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多的设计变更,且“变更有的在原施工工序已经基本完成情况下发生”,这是否也为大桥埋下了安全隐患,也应在后续的事故调查中给予严肃审视。
到底是偶然性的安全事故,还是必然性的安全隐患的爆发?是质量问题,还是超载,抑或是两种问题的“共振”?这是事故调查必须给出的答案。而面对市民提醒,究竟结果如何,也是该有个正面的说法了。这不仅事关这次事故的完整“真相”,也关系到如何避免重蹈覆辙,以及所有的公共治理质量。
来自: 新京报、央视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