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时间倒回到十年前,武康路和周边一些有历史的马路并没有太多区别,主要是居民区和一些沿街小铺。但今天的武康路几乎每隔三五步就有慕名而来的游客,与周围的马路的相对寂寥形成了鲜明对比。
秋末冬初的好天气,以落叶和老房子出名的武康路,是近几天中外游客追捧的“网红”马路之一。 并且,不少走在武康路上的游客人手一支冰淇淋,还有人边吃边拍照。原来,除了落叶和老房子,冰淇淋和面包店已经成为武康路上的新“网红”,许多人专门为此慕名而来。
图说:武康路上漫步的游客 (以下图片均来自上观新闻)
武康路,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
挡不住的“网红”店
尽管比昨天有所降温,今天晴好的天气很难让人感受到冬天的寒冷。落叶遍地的武康路上更是来了不少摄影发烧友,金黄的银杏叶、满地的法国梧桐落叶、分布两侧的老房子、街边走过的美女,甚至是一堵背景墙,都是这些发烧友镜头里的风景。
图说:金黄银杏树叶下流连的游客
而在一家门牌号都没有的咖啡店旁,则几乎时刻都会有三五名游客挤在一个小小的窗口排队。凑近了一看,居然是在买冰淇淋!这些20元一支的冰淇淋味道不差,但也远不到一定要排队买的地步,但这丝毫不能阻止它的火爆——不少路过游客看到这个窗口的第一句话常常是:“噢,这就是那家网红冰淇淋店!”
图说:武康路上的网红冰淇淋店,今天生意也不错
所以,即使是在初冬季节,路过的年轻人和阿姨爷叔都不免要买上一支尝尝鲜,全然不顾这并不是大啖冰淇淋的季节。天气热的时候,这个窗口排上二三十分钟队是常事。
而在武康路393号的老房子艺术中心对面,另一家红火程度不输冰淇淋窗口的,则是一家名为“FARINE”的面包店。刚刚走到门口,一股浓浓的面包香味已经飘了过来,即刻就能勾起肚子里的馋虫。抬头一看,迎面的美女抱着一只纸袋,正在啃刚从店里买来的面包。
图说:网红面包店里的蛋糕
走进去一看,店里面包品种不少,卖相的确挺诱人,当然价格也比一般的面包房贵了一倍以上。住在附近的居民说,这家店最开始也就是一些外国人喜欢来,现在中国人买的也多了,经常要排队,周末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武康路的火爆和各种“网红”店,在武康路上工作了7年多的葛琴再熟悉不过。葛琴说,十多年前的武康路并没有这么大名气,那时候很多人只知道这里有个武康新里,有些老房子,其它的也就知之甚少。
但现在,除了落叶、老房子和网红店,武康路整条路的面貌和业态都变得不一样了。 比如,面包店所在区域的武康里,地方不大,但里面却隐藏着不少特色店铺。
图说:隐藏在小弄堂内的特色店铺
比如,有一家名为“C’est si BON”的家居店,是台湾的一对姐弟俩开的,里面有很多他们在世界各地收集到的有设计感的家具摆设;一家名为“葡道”的店,则是用会员制形式给人品酒的,中国直播网 ,各种各样的葡萄酒装在不同的容器里,可以按杯卖,会员们品酒的同时还能享受二楼花园式的平台……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首饰店、西餐店等,逛累了的时候想在这里坐下打发一下时间,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火爆背后有什么奥秘?
武康路为什么会这么火?《上海日报》城市和建筑历史专栏作家乔争月在武康路住了7年多,作为这里的居民,同时也是研究者,乔争月对这里的变化保持着密切观察。
在乔争月看来,武康路的火首先当然有历史原因,这条全长1183米的马路,被喻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武康路2号,上海丝绸大王莫觞清的豪宅;武康路40弄1号,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故居;武康路67号,中国近代史上“四大家族”之一、国民党高官陈立夫的故居;武康路113号,巴金写下《随想录》的地方;武康路393号,革命先驱黄兴的故居……
图说:巴金故居门口
这些老房子,令武康路有了与很多地方不一样的底蕴,可以细品慢游。但是武康路的火,绕不开的更是之前的一段保护性整治。
2007年,武康路被选为全市首个风貌保护的试点街道,开始了保护规划和保护性整治实施的三年行动。在专门讲述武康路变化的大夏读书会上,乔争月说:“在复兴路、雁荡路等群星闪耀的众多风貌街道里,为什么试点挑了武康路?”访问一番的结果,乔争月发现这“其实是出于很现实的考虑。一是武康路一千多米的长度合适,二是业态简单,三是武康路像一根鱼骨一样串起了周围的风貌道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武康路一带不少房子都是属于政府的。”
所以今天再看武康路,看似不起眼,但很多地方都体现了当年整治的痕迹。比如,武康路中段的一幢大楼,所有的空调外机都漆成了和外墙颜色比较一致的砖红色,显得十分协调;一扇原本紧闭的铁门,中间出现了一些镂空,可以让游客一窥门内的天地;沿街的一些商铺,也有部分被清理……这些细节,最终令整条武康路变得十分耐看,也引来了洋气的“网红”店的驻扎。
居民的困扰
整治后的武康路,在2011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很多人熟悉她,是从老房子的故事和落叶开始。
徐汇旅游公共服务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印象很深的一个细节,是有一次老房子艺术中心举办“慢游细品武康路故事会”,当时有个老伯竟然是专门坐飞机从外地赶来听的。走进会场的时候,他手上还拖着拉杆箱。还有一个女孩,也来参加过五六次相关的活动,最令人意外的是,她从开始还不大听得懂上海话,到最后也对武康路有了一些了解。
图说:武康路上著名的罗密欧阳台
#p#分页标题#e#而近几年,武康路上的网红冰淇淋和面包店也吸引了不少好奇的游客。这种变化,当然也离不开社交网络的发达,中国直播网,网站、微信、宣传折页、各种人际传播,都在不断扩散这种效应。
对于武康路上的商家来说,自然对这样的景象乐见其成。不过,因为武康路也是住宅区,也有一些居民对武康路的火爆略有微词。以武康路起始处的武康大楼来说,很多游客拿着宣传册慕名而来想参观,但因为这里住着居民,不便对外开放,看门的阿姨只能“严防死守”。另外,这里的店一到周末几乎都人满为患,吃饭也要排队。附近的居民甚至抱怨,连面包都买不到了。
图说:标志性的武康大楼
“这就是矛盾的问题,看你要选择在多大程度上保护,多大程度上改造更新?显然不更新就不会有洋人商业的引入,就不会有网红餐厅,但当所有的地方都如此复制,我们的城市还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吗?”在之前的大夏读书会上,武康路改造规划者之一、同济大学副教授华霞虹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而到目前为止,这还是一个待解的难题。(原标题:网红店铺扎堆,落叶五彩缤纷,十年前默默无闻的武康路如今为何这么火?)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