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中国直播网微博  直播网微博   网站地图   商标版权注册证   直播号入驻

黑司机套滴滴顺风车马甲上路:门槛低 不需本地车牌

2018-08-30 16:45来源:编辑:News_值班编辑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昨天晚间,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就安全问题首度向社会公众道歉。道歉中称造成今天的局面,是滴滴“一路狂奔,好胜心盖过初心”。而记者发现,截至去年年底,滴滴连接超过2100万名司机和车主,但从未建立司机管理部门,而占很大部分运力的顺风车甚至成为“黑网约车”的马甲,很多不符合开快车的司机都转向顺风车,司机之所以能够钻漏洞,是因为滴滴顺风车的多项规定界定模糊且与国家规定不符。同时记者发现,就在滴滴全国下线顺风车的同时,以顺风车起家的嘀嗒也悄然关闭了23:00-次日5:00的顺风车业务,高德更是直接宣布下线顺风车业务。

源头

滴滴轻资产策略

无自营无管理

昨天晚间,在8月24日乐清案发生的4天后,滴滴在多平台发布了一封署名为程维和柳青的致歉信。在信中,程维和柳青表示,仅仅三个多月,在平台进行安全整改的过程中,悲剧再一次发生,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和总裁,非常悲痛和自责。并郑重地向受害者、受害者家属和所有人道歉。

在这封道歉信中,滴滴承认在这些年中,公司依靠激进的业务策略和资本的力量一路狂奔,是“好胜心盖过了初心”。

除去资本不说,是什么样的策略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滴滴连接了超过2100万司机和车主。主要运力来自于快车和顺风车,其中,顺风车从2016年开始盈利并持续盈利。但是,一直以来以轻资产运营为主的滴滴,并没有自己的自营车以及直接管理司机的部门,此前试水的自营车辆也宣告失败,并未推广。而顺风车在百余日接连发生两起命案。快车司机打人、尾随乘客等问题也频频曝出,昨天还有消息称滴滴专车司机在遇到检查时,不顾及乘客高速逃离事件。频频出现的问题均已经暴露出滴滴对司机端控制无力。

人车不符 滴滴难以控制

虽然近期滴滴设计了身份验证、人脸识别等多种技术手段来打击冒名司机和人车不符车辆,但是在上述技术上线后,仍旧有市民反映呼叫的网约车人车不符。记者也在近期乘坐了与呼叫车辆车牌号不符的滴滴快车。在问及为何与所叫车辆车牌不同时,司机只是表示注册车辆限行,所以换了一辆车。

在这一问题上,滴滴表示需要乘客配合举报“人车不符”车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乘客的举报,滴滴在技术端和司机端难以控制这一问题。这种控制无力是在业绩承压下的“疏忽”,还是技术上确实难以达到,目前不得而知。也许正应了程维和柳青在致歉信中的那句“一路狂奔,好胜心盖过初心”。

在道歉信中,程维和柳青表示,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带领团队去面对痛苦,承担责任,深刻反思背后的原因和管理问题,落实整改行动。程维和柳青也透露出了滴滴四项整改措施:滴滴不再以规模和增长作为公司发展的衡量尺度,而是以安全作为核心的考核指标,组织和资源全力向安全和客服体系倾斜;安全产品整体功能升级,优化紧急求助、行程分享等功能。对于人身安全的客服投诉问题,采取三方连线拨打110的方式,确保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给到警方;顺风车业务模式重新评估,在安全保护措施没有获得用户认可之前,无限期下线;与公安部门深入共建用户安全保护机制,高效响应各地公安部门的依法调证需求,并且启动测试已开发完成的警方自助查询系统。

调查

不符快车要求

车主转投顺风车

虽然滴滴已经下线了顺风车业务,但是严格来说,在下线之前的顺风车一度成为了“黑网约车”的马甲。

“一天接七八单,有的时候多了就能接到十几单。生意很好。”吴先生是一名“专职”顺风车司机。8月27日零时开始,滴滴顺风车业务暂停,对于吴先生来说虽然有影响,但是并不明显。“还有嘀嗒以及别的平台。顺风车的需求是很大的。”吴先生表示,顺风车价格比快车还便宜,一些远途或者不太着急的乘客都会选择顺风车。

吴先生告诉记者,他此前是快车司机,但是在北京出台了网约车细则后,他自身的资格不够,无法继续做网约车司机,于是就做起了顺风车业务。吴先生告诉记者,很多资质不够标准的快车司机都转行做了顺风车。因为顺风车不要求本地车牌、本地司机,对车辆本身的要求也不高,因此门槛很低。

与就为赚些油钱的顺风车主不同,他们几乎可以做全时段,有乘客发布信息就能接单,是否顺路则不在接单考虑范围内。

一日最多接单十余次

顺风车和快车本来是并不相同的模式,为何在滴滴却可以“互通有无”?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7月26日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顺风车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

记者也梳理了多地网约车规定,相比于快车、专车之类的网约车,顺风车必须是非运营车辆,需由车主先发布出行信息,每日有合乘次数限制,收费不能高过当地巡游车收费的一定比例,并且不能在街上巡游揽客等等。

但此前滴滴顺风车在多个模式上均与多地对顺风车的要求不符。在日接单次数上,比如上海地区就规定顺风车“每辆车每天合乘出行暂限定为2次”。而此次顺风车案件发生的乐清,其所在的温州市则规定顺风车“每日提供合乘服务不得超过4次”。但事实上,在叫停顺风车业务前,滴滴平台的顺风车一度可以日接单十五次。

记者查询百度知道平台,在一则“滴滴顺风车现在一天可以接几个单”的问题下,有蓝V认证的“滴滴出行”用户给出的答案是最多可以接十五单,回答时间为2017年3月16日。同样的问题下,一些自称为顺风车司机的网友则今年5月21日后纷纷回帖称自己每日只能接4到6单。

吴先生也侧面证实了这一情况。在今年5月空姐案发生之前,滴滴平台对顺风车比较宽松,他在滴滴平台最多一天接过9单顺风车。但是空姐案发生以后,滴滴顺风车接单数量似乎有了很大限制。

吴先生和与其一样的“专职”顺风车主可能不知道,在他们看来在依靠平台接单、看似正当的顺风车生意,已经成了监管部门眼中的“黑网约车”。

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深圳、重庆、福州、合肥等地的媒体都曾经报道过,司机称自己开的是滴滴或其他平台的“顺风车”,但是仍旧被运管部门以“非法运营”进行了处罚。对此很多司机不理解,其实是因为他们的生意模式已经超出了国家对顺风车的定义。

追问

滴滴未明确

数据接入政府监管

8月28日,广东省交通厅副厅长王富民透露,“滴滴不仅在广东,在全国也拒绝将数据接入政府部门监管,不肯提供详尽的驾驶人员和运营车辆数据,因此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执法,只能靠原始的围堵来执法。”

在程维和柳青的致歉信中,滴滴虽然在两项整改措施中提到了与警方深度合作,“与公安部门深入共建用户安全保护机制,高效响应各地公安部门的依法调证需求,并且启动测试已开发完成的警方自助查询系统”。而这是否代表将数据接入政府监管,滴滴并没有明确表示。

而在乐清案中,滴滴在第一份声明中称涉事司机车辆号牌系司机“线下临时伪造”。但警方的调查结果显示,直播,犯罪嫌疑一直使用“川A31J0Z”牌照,并以此注册了滴滴顺风车,其并未临时伪造车牌号。针对上述问题,记者昨天采访滴滴方面,均未予以回复。

原标题:黑司机套滴滴顺风车马甲上路:门槛低 不需本地车牌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4-2024 中国直播网(直播网)VZHIBO.COM.CN(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本站取得授权享有第17448205号“直播网”商标注册证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直播网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直播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同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直播网侵权反馈:news@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如有侵权请来邮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资料证实,直播网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6 备案号:

中直网 吉ICP备2023004346号 | 新现场 吉ICP备2020008037号 | 中在线 吉ICP备2020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