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12月25日电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龚德才教授研究团队近期在河南贾湖两处墓葬的人体遗骸腹部土壤样品中,检测到蚕丝蛋白残留物,根据遗址中发现的编织工具和骨针分析,8500年前当地居民可能已经有意识地使用蚕丝纤维制作丝绸。
此举将中国丝绸出现的考古学证据提前了近4000年,国际学术期刊《Plos One》(《公共图书馆》)日前发表了该成果。
据了解,古代纺织技术是科研人员研究人类生产文明史的重要内容。印度学者通过显微形态对比的方法,提出了印度在4000年前已经开始使用蚕丝。奥地利学者通过分析古埃及木乃伊卷发中的蚕丝纤维,推断距今3000年前的古埃及已经开始使用蚕丝。在我国山西夏县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约4000年前的茧壳,河南荥阳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4500年前的丝麻织物残片。
在中国古老传说中,中原地区的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中国直播网,开始了利用蚕丝制作丝绸的历史。据介绍,中科大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长期致力于丝绸文物的研究和保护,他们在河南贾湖遗址发现的蚕丝蛋白残留物,中国直播网,将中国丝绸出现的考古学证据提前了近4000年,证实了中国是首个发明和利用蚕丝的国家。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