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网讯(记者左颖)正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园说——北京古典名园文物展》开展10天就吸引了近4万名参观者。此次展览上,有190件来自颐和园、天坛、北海等市属11家公园的园藏文物集体亮相,其中有不少是首次展出或首次“走出”公园。
市公园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览中,有十大“文物重器”特别值得关注。如在展厅中央有五组独立展柜,展出的文物是来自天坛公园的五色瓷祭器和铜祭器。这些祭器是用来盛放祭品和祭酒的,其中蓝色、黄色、红色、月白色的祭器分别用来祭祀天、地、日、月,是中国古人将思想理念的内核通过实物外化的典型代表。
在展览的第四单元《百年公园旧貌新颜》部分,有一枚来自天坛的明代铜鎏金编钟,国家文物局为此专门组织有关专家做了鉴定,确认这枚编钟为明代所制,形态完美,工艺精湛,鎏金匀称,为国内罕见,标定为国家馆藏一级文物。
位于第三单元起始位置的兽面纹三牺尊,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为商代时期青铜祭祀用礼器,体形硕大,是本次展览中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文物。
青玉乾隆御题云龙纹瓮是本次展览中展出的最大的单体玉雕文物,由一整块巨大的青玉随形雕制而成,内堂呈现出海棠形,外壁浮雕海水云龙纹饰,内底琢刻隶书乾隆皇帝诗文,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铜镀金画珐琅匣式座钟是此次展览中唯一一件外国制作的文物,为十八世纪英国所造,在乾隆时期收入清漪园,也就是颐和园的前身。
本次展览中体量最大的展品是缂丝无量寿尊佛像图轴,长宽分别达到近7.5米和4.5米,是国内现存同类文物中体量最大的一件缂丝文物,也是第一次对公众展出。
牌楼又称宝坊,但建在中轴线上的皇家等级牌楼少之又少。此次展出的景山公园寿皇殿牌楼南侧宝坊石匾芯是在“失踪”六十年后首次亮相,牌坊前额刻有“显承无斁”, 后刻有“昭格惟馨”。
北京植物园此次选送了清代大藏经和明代大藏经各一函作为参展文物。《乾隆版大藏经》以明《北藏》、《南藏》为底本,又出于政治目的增入明清著名僧人语录、杂著,撤出《出三藏记集》等重要典籍。印成后,乾隆帝还再三下令撤毁其中“违禁”的内容。因此它比明刻诸藏更具有时代特征。
在此次展览上,观众还能看到香山引水系统的引水石槽。专家介绍,香山公园静宜园时期,山林间的泉水为整座园林增添了许多灵动的诗意,同时也解决了城区,特别是昆明湖扩挖后对水的需求。引水石渠修建于1773年,分为两条,一条从卧佛寺樱桃沟引水,另一条由香山碧云寺水泉院引水,后由池内引而东行,入静明园。此次展示的引水石槽是香山引水系统的一部分,每块水槽短的约80厘米,长的近3米,由下槽和上盖组成,起水道作用。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