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中国直播网微博  直播网微博   网站地图   商标版权注册证   直播号入驻

公园降分贝,利民但莫“一刀切”

2019-07-04 10:23来源:编辑:News_章诚磊

  本报记者 董禹含 实习生 郭奥

  合唱团、乐器合奏、广场舞……本市公园里,这些曾经饱受诟病的高分贝休闲活动大幅减少。记者走访多家公园发现,通过一系列降噪措施,公园成为更加安静舒适的公共场所。但一些市民和游客也反映,众多别具特色的民间文娱活动曾经是重点公园的独特风景,降噪治理后公园里的老北京味道淡了。如何平衡公园环境管理和市民休闲健身活动的丰富性,还需要用心探索。

  转移合唱团留下“静文化”

  天气晴好,上公园锻炼的市民真不少。一大早,在景山公园,有十几位老年人自带音响放着音乐做着拍手操,也有市民随身带着收音机散步,音量都比较适宜。“原来五六点钟就有来练声的,吵得大家伙儿甭想睡懒觉。”家住附近吉安所小区的居民王女士说,之前有合唱团经常在公园唱歌,降噪管理后,合唱团只能周六日在公园后山唱。她表示,自己更喜欢静下来的景山。

  在天坛公园,记者看到,通往祈年殿的长廊上,张贴着“降噪”提示牌。曾经在长廊上唱京剧、拉京胡的票友们不见了,只有散步、打扑克的老年人。“原来长廊上干什么的都有,唱歌的、唱戏的、遛鸟的……现在他们都去墙外健身广场那边儿了,长廊只允许打扑克。”市民付女士说,长廊之前因为声响过大,多次遭人投诉。

  曾经,公园内广场舞、大合唱产生的高分贝噪音让人头疼。2016年开始,本市多家公园启动降噪行动,控制公园内广场舞、大合唱等高分贝音响,打造区域“静文化”。

  老年人担忧活动场所变少

  在游人如织的北海公园,五龙亭周围,一支老年合唱团正在排练。记者用手机上的分贝测试仪测试,平均为78分贝,已经影响到正常谈话。“之前五龙亭的歌声在南岸都能听见,噪音管理后已经好多了。”北海文创店的店员郑大爷说。

  “你说我们老年人有啥娱乐活动呢,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再不让我们唱歌,不是要把我们憋坏了吗?”来北海公园参加合唱活动的张阿姨说,自己在小区参加合唱活动就经常遭到投诉,后来去地下室唱也不让了。“公园是公共场所,对合唱团的容忍度应该稍微高一些。”她表示,公园噪声管理不能一刀切,要合理引导活动团体控制噪声,否则老年人的文化活动空间会进一步被挤压。

  公园降噪让京味儿变淡?

  在京城不少公园里,唱京剧吊嗓子的情形十分常见。有市民担心,公园降噪后,会不会让公园的京味儿变淡。

  记者探访发现,天坛、景山、北海公园里的民间文艺团体都明显减少。酷爱手风琴的市民老杨介绍说,他所在的合唱团规模比较大,只能辛苦跑远一点,从天坛公园“转战”东五环外的郊野公园。

  “多姿多彩的表演少了,逛天坛好像少了点什么,尤其祈年殿长廊这一带,以前让人流连忘返,现在就很没意思了。”多次陪亲友游天坛的市民小隋说,还是应该允许小规模、噪音低、特色鲜明的文艺小团体在内坛活动。

  天坛公园宣传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坛公园降噪分核心文保区、观光游览区、休闲娱乐区三个区域进行。核心文保区包括祈年殿、回音壁、丹陛桥等七个景点,在这里不得进行与游览观光无关的活动。而在内坛墙内除核心文保区的区域,允许开展晨练或娱乐活动,但不得外接扩音设备。在内坛墙外,可以进行演唱跳舞等活动,但音量不得高于70分贝。

  治理城市噪声污染,是北京提升文明水平的重要举措,但也要兼顾老年人的休闲健身需求。多位市民建议,北京应该增建更多社区公园,方便老年人就近进行休闲健身活动,也能减轻文保景区的客流压力。另外,不同公园的管理措施可以因地制宜,离小区近的公园从严控制噪声,离小区远的公园可以适当放宽尺度。

  

  原题:公园降分贝,利民但莫“一刀切”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4-2024 中国直播网(直播网)VZHIBO.COM.CN(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本站取得授权享有第17448205号“直播网”商标注册证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直播网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直播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同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直播网侵权反馈:news@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如有侵权请来邮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资料证实,直播网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6 备案号:

中直网 吉ICP备2023004346号 | 新现场 吉ICP备2020008037号 | 中在线 吉ICP备2020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