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中国直播网微博  直播网微博   网站地图   商标版权注册证   直播号入驻

冬奥支线将灵活编组运营

2019-07-10 10:18来源:编辑:News_章诚磊

  昨天,铁科院网站公布了冬奥支线工程环评报告征求意见稿,这份报告披露了冬奥支线更为详尽的规划信息。记者梳理发现,冬奥支线,也就是地铁11号线西段,仅设4座车站,却串起来了首钢北区的5大功能区。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冬奥专线计划灵活编组运营,列车将采用3A或6A的方式编组运营。

  站点详细位置公布

  十多年前,北京建设的奥运支线最终成为了地铁8号线的一部分。与此类似,冬奥支线也只是地铁11号线的西段。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位于石景山区,线路北起金顶街站、南至首钢站。

  环评报告披露的规划显示,冬奥支线长4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设车站4座,平均站间距0.97公里。4座车站中,有两座换乘站,分别于金安桥站换乘已经通车的6号线和S1线,在首钢站与规划的R1线换乘。

  从线路走向上看,冬奥支线北起石景山模式口地区,在模式口大街与石门路交叉口北侧设置金顶街站;出站后沿石门路、金顶西街向南敷设,过阜石路、大台铁路、S1线后设置金安桥站;出站后线路由北辛安路转向首钢主厂区,在规划四高炉南路与规划修理厂西路路口南侧地块内设北辛安路站;之后,再沿着规划的修理厂西路向南,并在长安街西延北侧设置首钢站。

  为了满足冬奥支线的运营需要,线路将在现在的镀锌板车间东侧设置地下临时停车区间。

  车厢数量灵活调整

  从环评报告征求意见稿公布的具体指标来看,未来11号线列车设计最高速度是100公里/小时。这一速度与当前的地铁6号线类似。

  行车组织上,初期(2022年)高峰小时行车量是每小时15对,也就是每4分钟一趟车;近期(2025年)是每小时18对,大约每三分半一趟车;远期(2032年)是每小时24对,每两分半一趟车。

  不过,区别于此前的地铁线路,11号线将采用更为灵活的编组运营方式。根据环评报告,冬奥支线的地铁列车仍然采用现阶段地铁列车普遍采用的A型车,但列车编组有3A或6A两种模式。换句话说,未来冬奥支线的列车可以是3节车厢,也可以是6节车厢。

  据介绍,冬奥支线开通当年将采用3A编组运营,初期、近期和远期则采用3A或6A灵活编组运营。

  记者注意到,灵活编组运营的地铁线未来不仅仅只有冬奥支线。此前,市轨道公司披露,今年开通的地铁新机场线,客流少时列车仅4节车厢,客流多时则是8节车厢运营;正在建设的地铁3号线,也计划考虑4节或8节编组运营。

  冬奥会开幕前通车

  2016年,冬奥组委落户首钢,并明确首钢赛区将承担滑雪大跳台等比赛项目。而根据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的近期建设计划,首钢北区最迟将于冬奥会前基本建成,北区包含冬奥广场、石景山景观公园、首钢工业遗址公园、城市织补创新工场、公共服务配套区5大功能区。

  如此庞大的建设规模,急需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的支持。

  “为支持首钢北区建设及解决交通出行问题,本工程的建设较为必要。”环评报告书的征求意见稿也披露,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滑雪大跳台比赛场馆落户首钢北区,距离目前的地铁金安桥站、古城站步行距离分别为2.5公里和3.5公里,周边接驳条件稍差,因此工程建设较为紧迫。

  按照计划,冬奥支线将在2019年开工,2021年底建成通车。

  值得一提的是,该工程连接了首钢北区的5大功能区。同时,线路也与外围的1个换乘中心金安桥站实现接驳,并与两条中大运量地铁线(S1线、6号线)实现换乘,将成为区域内南北骨干线,也将是北京地铁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车站布局上看,冬奥支线金安桥站紧邻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东侧,最近距离410米;冬奥会单板大跳台观赛区出口距离首钢站1公里,距离安保区约600米,既符合比赛场馆周边安保距离要求,又易于大型赛事活动大客流聚散的交通疏导。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4-2024 中国直播网(直播网)VZHIBO.COM.CN(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本站取得授权享有第17448205号“直播网”商标注册证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直播网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直播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同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直播网侵权反馈:news@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如有侵权请来邮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资料证实,直播网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6 备案号:

中直网 吉ICP备2023004346号 | 新现场 吉ICP备2020008037号 | 中在线 吉ICP备2020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