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威县常庄镇居民杜国顺在镇政务服务中心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办好的证件。
“门都没进,我的残疾证就办下来了。”日前,在威县常庄镇政务服务中心门前,孟令潮拿着新办下来的证件高兴地对说,“以前在镇上换证,要进两道门,现在省事多了。”
50多岁的孟令潮是威县孟官庄村人,患有二级肢体残疾,不能行走。又该换证了,他试着给镇政务服务中心打了个电话,“没想到他们派车把我接来,看我不方便进门,就在门外,工作人员给拍照,录视频,进屋传资料,忙进忙出的,我不用操心了。”
据介绍,政务中心在镇政府院里,办事群众要经过两道门,一道是镇政府大门,一道是政务中心的门,由于门卫把关比较严,与办事群众时有矛盾。特别是行动不便的残障朋友,进出这“两道门”多有不便,群众有意见。
威县常庄镇是邢台市的乡镇行政体制管理改革的试点,在县委组织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镇党委从学习中发现,只要牢记“为民”这个初心,改革的方向就没有错,改革成果就会普惠群众。
党委书记尹俊兵说:“设立政务报务中心的初心就是一切为了群众、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但在实际运作中,效果与群众的期盼有差距。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我们发现,我们还有机关的官气,不接地气,好事没有办好。”按照“一切为民”的原则,镇党委将服务中心搬出机关大院,安排到沿街窗口,这样群众办事不用再进入机关院内,跨过两道门,变成一道门,最大程度地方便群众。
图为邢台威县常庄镇政务服务中心。
甚至打造成了连心门。“对残障行动不便的朋友,不用进门,只要在现场,我们主动服务到外面给拍照录像,进屋上传资料就行了。”服务中心主任张丽洁说。
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常庄镇丰富了服务内容。在政务服务中心新设置了人保财险窗口。人保公司专门派驻了人员,安装了设备,最大程度地方便企业、群众参保。协调公安部门增设了户籍窗口。群众办理户口增减等业务再也不用在政务服务中心、派出所之间两边跑,也使群众、政务服务中心和派出所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快捷。设置综合受理窗口。改变过去分头审批、各自为战的方式,现在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均可以受理中心承办的所有审批和服务事项。
搬到街边的政务服务中心,以更开放的姿态服务群众。服务中心窗明几净,一溜摆开的柜台上有各种告知单和便民手册。清河县王官庄镇的杜国顺正在办理 证件,他在常庄镇后店村开了一个汽车配件厂,“这儿的营商环境好,20分钟就办好了营业执照。”张丽洁说,搬到街边后,办事的问事的多了,最多时中心能接待50多人办理业务,平均每天也有20多人,业务量是过去的近2倍。(记者闫立军 通讯员孟令超)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