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116名院士齐聚泉城,共话科技创新,共享山东机遇,共谋未来发展。此番前来的院士里,有不少是多次来过济南的“老朋友”,也有很多“新朋友”。他们对泉城济南有着怎样的观感?谈起这座城市下一步的发展,他们有何“金点子”?17日,记者对部分前来参加恳谈会的院士进行了专访。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
每次来都感到济南进步很大
“对山东、对济南印象一直特别好。”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王乃彦对山东、对济南夸赞不已。“每一次来,都能感觉到济南进步很大。”王乃彦来过济南很多次了,多年来,他和山东大学保持着密切联系,在他看来,山东大学有着很强的科研力量。
让王乃彦感触最深的就是,山东、济南对知识、对人才的尊重和求贤若渴,让人感动,而且,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决心也很大。王乃彦说,目前,济南各方面发展都很好,最直观的变化体现在市容市貌方面。谈及未来,他希望济南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
济南发展快,还要再创新
谈及济南,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直言印象深刻。“我1967年就来济南了,在山东矿院(注:山东矿业学院)当老师。”对济南颇为熟悉的宋振骐谈起如今的泉城,有着诸多建议,“济南现在发展得挺快,下一步还要创新。”而且,济南还应加快地铁的发展,让交通更加顺畅。另外,在他看来,济南在泉水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是了不起的”。
谈及济南的新旧动能转换等话题,宋振骐说:“济南作为山东省会,高校及科研院所众多、人才众多,应积极创新,采用新技术减少煤炭污染,研发新技术,使用人工智能替代人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
济南发展趋势让人感到振奋
作为地地道道的山东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对济南有着独特的情怀。“这次来到济南,我感觉济南的学习氛围很浓厚,大家普遍有着学习、创新、发展的状态,我认为这种氛围很好,这是发展的最佳时期。”宁光说。
宁光表示,济南在新旧动能转换的推动下,大家的思想更解放了,路走得更正了,这种开放、发展的趋势让人感到振奋,相信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济南肯定能凤凰涅槃,取得新成绩。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
济南走上动能转换的“高速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对济南的发展格外关注。他认为,现在济南已经走上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高速路”。
去年夏天,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重点项目——山东省质子治疗研究中心正式进入建设的快车道。时隔一年,于金明接受采访时透露了质子中心的建设进程。他表示,质子中心作为山东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项目之一,其基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预计在2020年下半年直线加速器建设完成,2021年下半年质子中心将用于临床。现在质子中心建设正在优化进度、倒排工期,将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快完成,造福广大患者,让百姓享受到国际上最好的肿瘤治疗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
打造济南特色,做出顶尖水平
提到济南,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笑着说:“对济南太熟悉了,以前经常到济钢去。”
“现在的济南发展很快,变化很大。”王国栋说,和他印象中的济南相比,济南的市容市貌、百姓生活,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于站上新起点的济南,王国栋建议,希望多出一些济南特色的东西,让人们一提到某个行业、某个产品,就想到济南,“在济南现有的发展基础上,适应国家需求,做出济南特色、做到顶尖水平”。
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张立人:
数十年后重回济南,真好!
“我老家在安丘,1961年就生活在济南了,直到1982年才出国。”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张立人告诉记者,这是数十年后,他再次来到济南这片熟悉的土地,“感觉真好!”张立人参加此次恳谈会,是带着他的两个项目来的。“一个是关于海洋监测卫星要结合形成一个网,对远海远洋进行识别追踪;一个是超宽带定位技术。”张立人告诉记者,目前,这两项技术已经落地济南,与润一科技签订了合作协议。
“合作协议签订后,双方将在安全智能管理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入和长期的研究合作,张立人院士将帮助润一智能科技公司解决相关技术难题、协助公司培养研发团队人才、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有助于增强公司在安全智能管理等领域的核心竞争;有助于拓宽公司高层次科研技术人才的引进渠道,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安全通知管理行业的影响力与地位,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公司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济南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