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作为‘80后’,我们上有老、下有小,父母能否享受到良好的养老服务,孩子能否顺利入托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我们这一代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家住南开区万兴街金融街社区的陈浩,对自家门口的环境颇为满意,他说:“家门口就有托老所,幼儿园、小学出门就到,政府为我们营造了‘15分钟养老哺幼生活圈’,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心无旁骛干事业!”
“一老一小”是最重要的民生。今年以来,本市积极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下大力气办好“一老一小”系列普惠性民生实事,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多措并举确保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过去不会用智能手机,交电费、暖气费,得揣着现金去营业处,现如今,在家拿着手机操作,几分钟就全解决了。刚刚过去的‘双11’,我和孩子一起‘盖楼’‘抢红包’网上购物,淘到了不少实惠的东西。”河西区天塔街居民陈大娘,自入夏以来,参加面向社区老年人开设的“手机课堂”,对她而言,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获得了新技能,生活便捷性大增,还开阔了眼界。像她这样的老人,还有不少。为积极回应老年人群体关切,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本市已经有超过1000个社区党组织,组织开展了帮老人学会用智能手机的集中教学。
“农村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现在托老所就建在家门口,既可以享受精心的养老服务,又可以不用离开老邻居,照顾了我们‘故土难离’的心情,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在西青区精武镇,建在盛兴佳园小区内的托老所面积达1800余平方米,年内即将完工,71岁的刘金枝大娘,正憧憬着自己走进托老所的新生活。数据显示,目前,本市坚持城乡统筹,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09个,新建及在建养老机构28家,预计床位增长3000张以上,并开设老人食堂370余家,老年人享受助餐服务总数10万人次,其中享受政府助餐补贴人群约3.4万。
为了解决学龄前儿童入园难的问题,本市还出台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助新政,通过实施多项措施,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办园质量,促进全市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今年,全市各区共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77所,共提供学位54833个,这个数据比去年约增加了1万个。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