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柯溢能)俄罗斯世界杯激战正酣,而机器人领域的世界杯已经产生冠军——近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浙江大学师生研发的机器人力挫强敌,摘得全球顶尖机器人足球比赛——机器人世界杯(RobCup)的桂冠。这些小小机器人在属于自己的“绿茵场”上奔跑、传接、射门,既灵活又稳定,默契度和准确性令人赞叹。
这是浙大第三次夺得机器人世界杯冠军。刚刚凯旋的浙大ZJUNlict团队向记者介绍了“冠军机器人”蕴含的精妙技术。
这些夺冠的机器人大约15厘米高,3千克重,圆柱形的身材。机器人的腿脚是4个全向轮,由塑料、钢圈、铝和橡胶等多种材料制成,轮子外面还有金属的保护套,以防止它们在激烈的拼抢中“受伤”。
“机器人从电池获得动力,运转速度很快。”机械系本科生陈泽希说,“它们一秒钟能行驶3至4米。”
机器人身子底下有一个类似滚筒的装置,可以把机器人足球比赛的用球——一枚染成橙色的高尔夫球吸住,机器人就能像现实中的足球运动员一样带球跑动了。
在传球或射门时,机器人靠的是威力强大的“电磁炮”——它们体内装有电磁铁装置,将小球推射出去。而搭配坚固的挑射铲,还可以踢出越顶弧线球。
除此之外,每个机器人还都有一个最重要的大脑:一套处理器系统。
一个足球机器人已是如此精密复杂,而一场比赛中,两队分别派出的是8个这样的机器人,比赛打得精彩纷呈,是谁在操控它们?
答案是:机器人自己。在12米*9米的场地上方,两台全景摄像机把各个机器人和比赛用球的实时信息悉数采集过来,转化成数据,传输到参赛队位于场外的计算机里。这台计算机就像一个总指挥:它拥有强大的运算能力,根据数据生成一个球场的模拟景象,分析当前局面,直播,提出下一步的策略。计算机的命令,通过无线技术发送给每一个机器人,后者接收并随即采取相应行动——或拦截、或传球、或射门……
浙大ZJUNlict团队队长、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黄哲远说,从摄像机采集信息到机器人做出反应,整个过程耗时仅16毫秒。整场比赛,就是在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合作下完成的。开场哨一响,任何队员都不能再碰触计算机或机器人。
在机器人足球赛中,双方比拼的不是体能,而是从人工智能到机械电气的一系列软硬件技术。机器人世界杯创立之初即定下了一个终极目标:到2050年,一支由仿人机器人组成的球队能够与人类球队展开较量。随着人类智慧对机器人科技的不断投入,谁又敢说,2050年捧起大力神杯的不会是一个机器人呢?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