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设计了不起」的微信公众号上线啦,直接搜索「BestDesign」或是「Qthings」就可以订阅,关注我们每日发现的新鲜好设计。
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意人士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个人主页或是 Behance 这类网站上,纸质版的作品集已经变得越来越少见了。尽管它们在当下看起来有些“多余”,那些经过精心排版甚至亲手制作的实体作品集还是有着让人过目难忘的实力——在网络尚未如此发达的过去,它们所蕴含的创意和透露出的真诚往往是设计师们获得雇主青睐的加分点。
为了从同级生中脱颖而出,来自英国的 Charlotte Allen 决定做一份报纸来推销自己。打开伪装成快递的纸袋,雇主就会发现以 12 页小报形式呈现的作品集,清晰直观地回顾了 Allen 的创作。这份小报上不仅夹着 Allen 的名片,中间还夹着封好的履历,所使用的粘纸也是 Allen 为自己设计的 logo。
在加拿大平面设计师 Dennis Fuentes 看来,光用作品说话还不足以展现自己的方方面面。为了展示自己的手艺和耐心,Fuentes 以一己之力制作了作品集和配套的织物袋。作品集本身又被细分为五本黑色封面和一本白色封面的小册子,对应 Fuentes 涉猎的五种平面设计以及他的履历,并采用了不同颜色的标签和装订线区分。
专攻动画、概念设计以及艺术指导的荷兰设计工作室 TeYosh 由设计师 Sofija Stankovi 和 Teodora Stojkovi 组成,合作了四年之后,她们决定一起申请设计专业的研究生。在设计作品集时,这对搭档意识到自己的作品都是合作性质,因此两人作为 TeYosh 的创造力成了他们希望呈现的主题:爱出主意的 Sofija 是 TeYosh 的大脑(Brain),中国直播网,实干派 Teodora 则构成了心(Heart)。在两本册子之外,她们还制作了一张印有勇气(Balls)的 A3 海报,意味着只有三者合一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 TeYosh,中国直播网,是一个简单而有力的宣言。
绘画、设计和手工,澳大利亚平面设计师 Lisa Dino 巧妙地将自己所长融合进了这套宛如产品线的作品集中。打开厚纸板制成的文件袋,不仅可以看到这三个领域的作品集,还能找到相对应的实物——这是一套被 Dino 称作创意工具组(Creative Kit)的文具,设计和制作都由她单独完成。尽管仅使用纸板和纸张这两种材料让它看起来有一种简陋感,但这并不影响整体所传达出的可爱与用心。
还记得在网络出现之前是怎么浏览照片的吗?美国平面设计师 Nathan Hinz 的作品集走的就是老式相册路线,内页和书脊的部分仅依靠常见的信封和橙色胶带制成。比如为了保证整体风格的统一,他将自己的平面设计作品以明信片的格式印刷,并在底部标注了对应的信息,刚好可以通过边框留出的半圆形缺口显示出来。
鉴于一些作品只有数码版本,斯洛文尼亚平面设计师 Emil Kozole 在 CD 封套上动起了脑筋。考虑到很多雇主不一定会查看光碟中的内容,他决定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地让归属于不同领域的作品产生联系,而不会给人一种信息过量的感觉。他先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五个类别,接着又以地铁路线图为灵感,给它们分配不同的线路和站名,而换乘站点就意味着这个作品有着跨领域的属性。最后的成品看起来有点像是旅行地图:印在正面的这张地铁路线图就代表了 Emil Kozole “市”,撕开印有联系方式的粘纸,翻到背面就能看到每个作品的简单介绍。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