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底各家媒体机构都会选出一个年度关键字词,来概括这一年发生的大事和人们的普遍体验,相比去年的欢脱(牛津辞典选了emoji ;柯林斯辞典选了刷剧),今年无疑显得有些凝重,目前四大常用英语辞典都评选出了各自的年度词汇,它们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在反映 2016 动荡不安的政治氛围。
牛津辞典的年度词是“post-truth”(后真相),post 在这个词中并不是单纯表示时间上的后,而更贴近于表示在特定时间段内某个概念变得不相关或无关紧要。换句话说,用 post-truth 作为 2016 的写照,是想说这一年里事实真相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大家都用感情来说话。
《牛津词典》的官网上这样解释 post-truth 入选的原因:“它的概念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存在,中国直播网,但是《牛津词典》注意到这个词的使用频率由于英国公投和美国大选而飙升。它已经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例如后真相政治。”
“post-truth”使用频率图表,来自:牛津辞典
韦氏辞典前不久也刚刚刚公布它们的年度词汇——“surreal”(超现实),他们将其定义为“像一场出离现实的梦”,并且在官网上解释说:“2016 是充满惨剧和意外的一年,从传奇音乐人 Prince 去世到奥兰多枪击案、从英国脱欧到美国大选,每件事都让人们觉得在经历一场想赶快醒过来的噩梦。”
剑桥辞典的年度词汇同样表达了“这是真的,这不是梦……但我们并不情愿相信”的情绪,他们根据 dictionary.cambridge.org 网站上的全年搜索频率,将“paranoid”(多疑)作为今年的关键词。
剑桥辞典的出版负责人 Wendalyn Nichols 说,“全球的大事件都会反映在人们的搜索行为上,全世界的人都在搜索’paranoid’,说明他们没以前那么轻信,而世界本身也比前几年有更多的不确定性。”
每个辞典都提及了脱欧和 Trump 当选对人们带来的震撼,柯林斯辞典更是直接把“Brexit”(英国脱欧)作为今年的年度词。
词典的语言文本部门负责人 Helen Newstead 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说,从 2013 年“Brexit”的说法被首次提出到今年 6 月英国公投结束,它的使用频次增长了 3400%,自柯林斯开始统计词汇使用频率以来还没有比它势头更猛的词。
英国脱欧之后,“Brexit”还出现了各种衍生词汇,比如
“Bremain”(不脱欧);
“Bremorse”(脱欧懊恼);
和调侃其他欧盟国家的:
“Grexit”,“Departugal”,“Italeave”,“Fruckoff”,“Finish”等。
“Brexit”的衍生词“Bregret”(脱欧后悔),来自:卫报
还有很多人在互联网上用它玩起了文字游戏,比如用“Bradxit”或者“BrexPitt”指代朱莉和皮特离婚。
1972 年发生“水门事件”(Watergate)之后各种政治丑闻都被冠以“xx 门”(-gate)的后缀,柯林斯辞典则认为,“Brexit”可能是继“水门事件”之后,四十多年来政治事件对英语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美国最大的在线词典 Dictionary.com 此前公布了它们 2016 年的年度词汇——“Xenophobia”(仇外心理),中国直播网 ,这也是一个在英国脱欧之后搜索量迅速提升的词汇。
官方网站上说:“这一年很多重大的新闻都和对别人的‘害怕’有关——英国脱欧、警察射杀、叙利亚难民危机、变性者权利以及美国总统大选。正是因为在过去的 12 个月这些事件不断关联起文化意识的命题,Dictionary.com 选择 xenophobia 作为年度词汇。”
“Xenophobia”(仇外心理)搜索频率图表,来自:Dictionary.com
《大西洋月刊》没选年度词,而是选了双引号作为年度标点。他们说,双引号现在不只用来援引别人的话或者用语,很多时候还顺便表达了对被援引的词句的质询。最近几个月,《纽约时报》等新闻媒体在提及“假新闻”“后真相”“政治这些词时都有这样的用法。
语言人类学家 Ruth Finnegan 在她关于双引号的文化和历史研究中说,双引号最初被发明时代表的是理性客观,它能够清楚地把一句话的作者和使用者区分开来,因此很多人认为它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而现在,它的用法更接近问号,传递讽刺和不确定性,暗示所引用的词并不能按照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成为人们用来质疑的工具。大西洋月刊认为,这正和动荡而充满不确定性的 2016 相称。
上述字词和标点的选择都是基于人们对一系列的时政事件的反馈,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着 2016 是一个被时政定义的年份。
如果觉得这些全球范围内的年度词离你太远,这里还有一份 BBC 中国新闻版块选出的中文互联网年度热词,在“洪荒之力”、“蓝瘦香菇”、“小目标”之外,他们还提到人们给美国总统起的昵称“川普”、描述消极围观态度的“吃瓜群众”,以及用来代指和讽刺权贵阶层的“赵”,他们解释说:“这是中国人的谐音影射传统,机智的网友们借此批评权威、规避审查。”
国内语言研究相关机构诸如《咬文嚼字》、商务印书馆等此前也发布了 2016 十大年度字词,排名第一的分别是“供给侧”和“长征精神”,说起来,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政治色彩的体现了。
题图来自:Public Domain Pictures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