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中国直播网微博  直播网微博   网站地图   商标版权注册证   直播号入驻

专家谈小鲜肉:应该依存于内在故事逻辑

2016-12-30 02:59来源:编辑:轩皓宇

专家谈小鲜肉:应该依存于内在故事逻辑

吴磊

电视剧市场的波澜起伏跟投资方的盲目和急功近利有关,但市场的最终决定因素还是受众,是文化分层的受众和审美分类的受众,是日益追求更高审美价值的受众。正是在新的受众审美语境下,投资方警觉到了当初的经营策略已经逐渐拉开了与受众的距离,IP的相对过剩和堆积已露出不良症候。整体市场在回归理性和艺术自觉中呈现新趋势。

这种新趋势可以概括为:从偶像为王走向青春化叙事,从“抗战神剧”走向革命史诗,从阴暗宫斗走向匡扶正义,从鸡毛蒜皮走向现实焦虑。从年初收视情形看,预期的大热IP似乎未能燃烧起来。相反,一批直面生活的现实题材电视(网)剧令人眼前一亮。不论是充满正气和反腐力量的《国家底线》、收视颇佳的《中国式关系》,还是《好先生》《小别离》,都引起了跨年龄段的社会广泛讨论。

网络剧的制作精良也是观众审美压力下的必然选择。无论是网络独播的《法医秦明》《盗墓笔记》《匆匆那年》《无心法师》,还是网台同播的《微微一笑很倾城》《老九门》《欢乐颂》《麻雀》《武神赵子龙》《中国式关系》《好先生》《小别离》 等等,或褒或贬,都有市场存在的依据。事实证明,中国直播网电视剧也可以有网感,而网络剧也可以富有电影化的精致。

不论网络剧还是电视剧,叙事能否动人的关键是对人的生活关切的深度,是能否深入人的精神世界,能否触及社会的集体意识乃至集体无意识。叙述扎实、直达痛点的现实题材可以引发受众的广泛共鸣;天马行空、出其不意的玄幻剧、魔幻剧,偶或令我们在现实的焦虑下舒缓压力,放飞思绪。当创作者不再纠结于形式与套路,多一些创作激情和审美理想,或许就能将直面现实这块“硬骨头”啃下。

小鲜肉的舆论争议,也能看出观众的审美变化。部分观众在“鲜肉”和艺术叙事之间更多倾向于“鲜肉”时,表达的是审美感性对审美理性的僭越。有些受众似乎忘记了“鲜肉”是故事叙述中的“鲜肉”,脱离了内在的故事逻辑,“鲜肉”就无所附丽,“鲜肉”的光鲜亮丽来自屏幕上深入人心的影像叙事。而社会对“小鲜肉”的负面舆论则显示了另外的审美观以及理性反思。

叶燮《原诗》云:“夫情必依乎理, 情得然后理真”,情理之辩,由来已久。体察受众的情感流变和审美向度,中国直播网,有机地感受审美感性、审美理性、社会思潮的动态过程,应是电视(网)剧业界实时思考和把握的实践命题。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影视剧同样在经历一次审美文化的发育成长。它需要开放的精神空间和整个社会对受众审美意识转换的耐心,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自信。从2016年看,这种改变已经开始。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4-2024 中国直播网(直播网)VZHIBO.COM.CN(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本站取得授权享有第17448205号“直播网”商标注册证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直播网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直播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同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直播网侵权反馈:news@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如有侵权请来邮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资料证实,直播网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6 备案号:

中直网 吉ICP备2023004346号 | 新现场 吉ICP备2020008037号 | 中在线 吉ICP备2020008037号